第215章:竟然被古人的思想碾压了
如今这时代是察举制的巅峰时期。
所谓察举制,便是官吏们考察合适的人才,随后向朝廷举荐。
而官吏任免权最终由朝廷掌握,这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
至于被举孝廉的都是些什么人,用脚想其实都能想得到。
要么是袁绍那样的权贵子弟,要么就是曹操这样的官宦世家出身的孩子。
若是没钱没门路,那基本这辈子就跟官途无缘了。
而这点,从当下的刘备基本就能看得出来了。
因为没钱没门路,饶是刘老板这样的人,也得靠着织席贩履度日。
若不是后来,侥幸遇上了刘元起与刘德然父子二人,得以受其资助去往卢植府上拜师学艺,只怕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而作为皇室宗亲的刘备都是如此,就更别说那些个寒门士子了。
一个寒门士子,怎么可能在什么地方找到门路被人举孝廉呢?
如若较真的话,倒也还真有些法子。
比如,先去找个愿意借给他书籍的世家借书回家,然后将书中的内容抄录木板或者竹简上回家研读。
等到学成亦或者是有一定基础后,再去世家拜访,向对方展现才华天赋,求得对方另眼相待。
只要能吸引到世家,世家家主自会准许其成为自己的门徒,随后让其进入自己的家中与族内子弟一同读书成长。
或许这看起来像是胡说八道,但仔细想想袁绍的称号便知道了。
袁绍,号称四世三公,袁家也号称门徒满天下。
而袁家的门徒都是怎么来的呢?
还不是从寒门中挑出来的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幸运儿吗?
而这自然而然就成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恶性循环。
只要一朝得势,便能带带掌权,就算是当代自己的家族不出人才,也能通过其他方式培养出来人才。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投资理念了。
我看重了你,培养了你,最后你给予我汇报,公平公正。
若非如此,袁氏又怎能在皇族没落的瞬间,便能在顷刻间拥有这般大的势力呢?
此时此刻,荀彧正是想到了这一点。
此时此刻,荀彧也是将自己的所有想法,一股脑的全部倾诉出来让曹昂听。
“少主,难道您就看不出来,这些个世家就是这世上最大的毒瘤吗?”
“人才,唯有依靠世家,方能获得出头的机会。”
“官员,唯有依靠世家,方才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若是如此,这天下还要皇帝做什么,让世家全权决断不就好了?”
或许,他这也是遗传了自己祖宗荀子为国为民的优秀思想。
因此,他就算也同样算是世家出身,却也对世家弄权干政那一套深恶痛绝。
荀彧直看着曹昂道:“而如今不一样了,少主有了书籍,这天下的年轻人就都有了读书认字的机会。”
“在未来,这天下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而朝廷各式官位,也定是由一群当代人当中的佼佼者来担任,绝非是一些靠着名声上位的迂腐之人。”
听闻荀彧的这番话,曹昂的嘴巴都快能够塞进去一个鸡蛋了。
说过来道过去,荀彧这番话的核心含义,无外乎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嘛’……
他着实是没想到,这辈子竟然能在这时代人的嘴巴里,听见这么超前的观点。
要知道,就这番话可是在一千七百年之后的一个为人说出来,并且是由一千八百年之后的一位重塑神州的伟人实现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荀彧竟然能拥有如此超前的思想。
不过想来也对,荀彧的祖宗是谁?
那可是大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学代表人物,李斯、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