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大便样……嗯……排泄物…额……秽物是什么样的?有血吗?水样还是干样?”
“腹泻次数多吗?一天几次?病几天了?”
“腹痛吗?肚脐疼还是左右下腹疼?腹泻后疼痛缓解吗?”
皮肤有没有干皱发冷,眼窝凹陷?
黄月英对照着书上的内容一条条问,一条条检查。
众人都很惊异地看着黄月英……手里的书——看着挺像回事儿的,比城内医者问的还要详尽仔细,这女郎显而易见也是不太懂的,只指着那本医书呢。
话说这医书真精美啊······
黄月英也是没有办法了,现在抄书怎么可能来得及,人命关天,哪顾得上遮遮掩掩,只好直接带进来了。
【先针刺足三里,得气后再刺气海,如腹泻不止,可加止泻穴,或可用艾条在脐周围熏灸10分钟。】
得气是什么意思?放屁吗?
先不管了······
黄月英叫两个针医照着穴位图上找经脉穴位——这两个人认识的穴位没几个,但好歹真给人下过针,力道把控、方位定准怎么说也比她这个外行好多了吧。
就是这个针有点子太粗了······
且,先拿去沸水煮20分钟消消毒啊!
五个人围着小小的一张穴位图研究,要说为什么是五个人,还有两个也是被杨家请过来的同济堂的大夫,这家伙,场面跟专家会诊似的。
五个人研究半晌,对着小孩子杨虑也来回比对过,黄月英才抬起头看向杨旭:“杨世叔,月英这就试了?”
杨旭一直在旁看这几人研究对比,本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竟然有些安定下来。
时人看病,多半凭运气,遇上庸医,和病人相对片刻,便敢开方抓药。
各处的医者擅长的也不同,襄阳的医者本就平庸,只有王医师医术人品为人赞扬传颂,但他擅长的是治扼背疮,与他儿子的病丝毫都不对症,也被他硬是从同济堂请过来,不过是为心安。
如今月英小侄女这样尽心,未尝不能起效,便是无用,他儿也不算遗憾了吧······
怎么不算遗憾!黄月英觉得要是这个小孩真因为腹泻死了,她恐怕就不仅仅是觉得遗憾了,她要骂天!
但毕竟时代条件的限制就在这里,黄月英万分谨慎还要向老天祈祷——人命不易,你可要多睁开眼看看啊!
两位针灸医者便在这样的氛围里下了针,幸运的是,施针不过一刻钟,杨虑的情况便有好转。
但众人还不敢放松,毕竟此前他就反反复复,折腾三天了情况反倒越来越不好。
黄月英转头问杨家仆人:“家中有艾草吗?”
艾条他们可能是不会做,但艾草也能凑合着用吧。
黄月英又拉过一旁的婢女,教他们推拿的疗法——
【病人仰卧,先摩中脘10分钟,接着摩腹10分钟;病人俯卧,按脾俞、胃俞及大肠俞,以酸胀为度;病人正坐,横擦脾俞、胃俞、肾俞、八命,以热为度。】
“藿香三钱,苏梗叶各三钱,姜半夏三钱,吴茱萸一钱,干姜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
黄月英找到对应到大部分症状的重要处方,念出来,又让人先去抓药,煎药。
她是照本宣科,要是有找不到的药材,用什么替代还是要问这时代真正的医生的。
比如让人去抓药的时候,便有一位姓王的医师开口提醒,问她方子是不是给成人用的,若是没有记载专为孩童,那给杨小郎君用还要减半为宜。
两个时辰以后,杨虑的病情也终于渐渐平稳了,不一会儿安稳地睡去。
杨家一家都很高兴,也是怕儿子再反复,坚持要留黄家父女在家多住几日。
同济堂的四位医师本来也都要留着,这回的事儿他们其实也功不可没。
但黄月英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