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512章:摧枯拉朽

第512章:摧枯拉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车兵和步兵冲过无终人的战区,加入到对东胡人和图何人的杀戮时,除开及时脱离战场的异族人,想再逃跑的异族人基本会被原国骑兵重新堵回战场。

“太子,燕军需得先行缴械……”智徐吾来到智开身边,低声提醒了一句。

智开看了一眼正在与臣属讲话的燕君称,回道:“使之君臣与士兵断去联络即可。”

古典时代的诸侯国,没有来自贵族的命令,士兵哪怕有什么想法也不会擅自主张做点什么。

现在当然要防着燕军,只是进行缴械的风险有点大,控制住燕国的君臣也就行了。

司马穰苴过来,不知道之前智开和智徐吾都聊了什么,建议先将燕国君臣安置妥当,再分别安置燕军的士兵。

“人与人果然还是有差距的……”智开心里想的就是智徐吾与司马穰苴的差距。

不过,要说信任度的话,智开肯定更加信任智徐吾。这个跟能力无关,只跟利益结合有关。

当代的智氏族人,又或者说智瑶驾崩之前的智氏会非常团结,对有能力的外姓会重用,族人哪怕是能力看看达标也会给予超额的权力,不懂这种道理的封建王朝,一个都没有重获新生的机会。

智瑶再怎么开明,秉承的还会是家天下的理念。

以历史演变的过程来说,诸夏确确实实还没有共和的土壤。

即便是很有美名的周公旦,他在世时就是权势滔天,压制得天下人只知有周公旦而不知周天子,才有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两位人物为主人翁的典故。

拿晋国为例子,诸“卿”共治阶段也能视作是一种共和,只不过是顶级贵族进行权力的游戏,普通黎庶一丝政治权利也无。

没有黎庶参与的话,那样能叫共和吗?显然是不行的。

原国需要同血缘关系的族人来作为稳定的基石,再适当地放权给外姓担当重任。从时代的局限性来讲,没有比这种做法更合适的了。

要是智瑶步子迈得太大,比如天下为公,不止族人会感到愤怒,天下人也会嘲笑智瑶是个傻逼,好好的强国局面不用一二十年就要崩盘了。

因此,路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走比较合适,不是吗?

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原军才正式结束这一场战局。

其中,有些原军追得最远,追到了东胡的境内,一直到被无边无际的森林给挡住去路才转身回师。

得胜之后,智开并没有带着燕国君臣以及军队回到“蓟”的郊外,他们在原有的主战场附近休整了三天,重新出发之后却是带着燕国君臣以及残存的燕军向原国的本土行军。

“太子,此非往‘蓟’之途?”燕君称在走了四天之后才找到智开提出疑问。

智开说道:“今次大原出兵北上,初遇东胡、屠何、无终,我王尚不知有此部落,燕君与臣属所知甚详,何不面见我王详尽告知?”

这是比较文明的说法。

粗鲁一点的话,智开表达的意思就是:你们老老实实跟我回国还能得到不错的待遇。千万不要搞东搞西,要不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勿谓言之不预!

还有没有无终不清楚,屠何已经被席卷了一遍,能找到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哪怕有残余也激不起什么风浪。

东胡则不是那么好消灭,仅仅是怎么穿过无边无际的密林就是个大麻烦,原国只能在后面慢慢跟东胡耗,一边用尽办法去了解东胡,找机会一次次给东胡放血,直至某天彻底消灭或是驱逐得远远的。

无法与基层联系时,燕君称已经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陷入迟疑不定的心态罢了。

现在?燕君称稍微一想到极可能发生的事情,浑身冒冷汗的同时,一种绝望也攀上了心头。

“我素来与原国无仇……”燕君称话到一半被截断了。

智开重申了开战前的观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