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周一生梦几蝶 > 第51章 营救李铜

第51章 营救李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目夷和乐罕开始了,探讨与分析———戴剔成的心态症结。

要救李铜,必先摸清戴剔成的“心结”所在。然后,才能做出针对性措施,为其解开。

目夷分析:剔成君抓李铜,无非是这两点原因。

第一:【战损结果】

以往宋军战败,战损多是在两三成以内,而这次被消灭了近一半。

第二:【行贿行为】

将军打败仗不稀罕,但在没决战前就行贿,只能说明他的愚昧和底气不足,这绝不该是全军统帅应有的素质。

任用这样的将军,最丢的是国君面子!剔成君心中的憋屈,只能拿李铜撒气。

目夷认为,既然【战损结果】已成既定事实,【行贿行为】已经不能抵赖。

那就换个角度。让沙樾劝说剔成君放人,努力的方向应当是:

一是:不谈【战损结果】谈影响!

举例说明,罪过和影响的区别。

譬如说:某个隔离于世的偏僻山村,有100口村民,两强盗去抢劫杀人,甲强盗杀了99人,只留下1个人;乙强盗杀了1人,却留下99个活口。

显而易见:甲强盗的“罪过”一定是远远的大于乙强盗!

如果迫于某种特殊原因,必须要释放一人,你是法官,你该选择放谁?

如果放了甲,只有1个人骂你;如果放了乙呢,会有99张嘴,败坏你官声。

单从法官的“利益受损”程度来看,必然是放了甲更合适。

这便是“罪过”的破坏力,大不过“影响”力。

再回到李铜案上,如果李铜被严惩,那就意味着,包括各级朝廷大员,大多数朝臣,都该负有连带罪责,甚至也包括了君主……

宋国本来就是弱国,吃败仗不稀罕。如果因为败了就追责,以后谁还敢举荐?谁还敢带兵?

即是要让剔成君明白:严惩李铜,便是打了所有人的脸,堵了以后的路。

这个“影响”比“罪过”更重要!

二是:不谈【行贿行为】谈态度。

李铜是钱多烧手嘛?李铜行贿也是为了胜利,为的是国家利益。

虽然方法不对,但其心当可表彰啊,整个就是一个拳拳赤子之心啊!

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国的“不当行为”,总得要有个“法理”和“情理”的兼顾平衡啊。

沙樾,自打李铜挂帅出征后,这老家伙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神奇的“痊愈”。

他起死回生了!

丧假一完,便准时回朝上班报到。

开始,剔成君对他倒没啥特别,在李铜吃败仗后,剔成君有些看他不顺眼了。

要不是你丫的不合时宜的“病”了,这场仗不至于输成这个局面吧?

此番,朝堂之上,沙樾又再次出面奏请放李铜,剔成君本想严词驳回,不曾想,沙樾开了头后,又是带起朝堂的舆情汹汹。

连自己弟弟戴偃,也是极力附议,慷慨陈词,该放李铜。

由于朝堂意见一边倒,剔成君本想驳回沙樾,强行忍住。

放李铜,自己憋屈;不放吧,大家讲的很在理啊……,自己又在乎口碑,不愿成了朝臣口中,独断专行的昏君。

剔成君陷入了犹豫,摇摆不定……

戴偃掌握的内幕消息,乐罕在军中安插亲信的事,他也很想告诉哥哥剔成君,能借哥哥国君权力,直接消灭乐罕,最省力也是最彻底。

但是,他一没见到名单,二是乐罕府的奸细已死,死无对证。

因为拿不出有力证据,要是再被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