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遇刺
“皇上,说句题外话,假如你做主,打算怎么办?”
刘辩思索着后世网上的评论说:“既然是大汉的子民,已经进入中原各地的匈奴、乌桓、羌族人,包括越骑营、护羌营、黎阳营的人都编入当地户籍;而边界十八郡的部落,以自愿为主,逐步许可入籍。”
荀彧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刘辩直接离开朝堂,他要是这么做的话,大将军何进和那些士族,没有一个会同意;没有别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其中的巨大利益,百年来都是这样的操作。
何进的利益就在越骑营这些军队中,招募哪个不招募哪个,都是看人下菜,和自己关系好的部落,一般都是常驻中原的征召;而那些不知好歹的部落,每逢大战就大批征调,长期下去,部落之间原有的均衡与强弱就会被打破。
而士族,和那些部落首领之间,更是有着无数的交易,草原上的马匹、牛羊,甚至人口,都源源不断进入中原;而中原的铁骑、粮食等禁运物资,也会通过种种途径到边界,所以才会出现张纯一个豪门造反,丘力居等人鼎力相助的怪事。
戏志才怪笑一下说:“所以皇上选择了公孙瓒做帮手,恩威并济?”
“那倒不是。”刘辩笑了笑说:“只是刘虞不会和我做这个生意,我也怕刘虞会在某一天突然变卦,把应该给我的钱挪为他用,到时候我没办法向股东交待。公孙瓒缺点再多,最起码是个守信的人。”
杨奇和荀彧只能苦笑,刘辩在这点上与汉灵帝一样,毫不掩饰对名士的厌恶;戏志才问道:“皇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刘辩笑道:“刘虞是幽州牧,公孙瓒在名义上弱了一筹,更难以在幽州筹集军费和物资,他能怎么办?只有做贸易,我需要战马,他同样需要我提供物资,又怎么会失信?”
戏志才问道:“皇上如此年轻就韬光养晦,是不是因为汉武皇帝的话?”
汉武帝?汉武帝说什么话了?刘辩是一脸的懵懂;荀彧和戏志才只能以为刘辩装傻,现在到处流传汉朝将尽的流言就是起源于汉武帝一次喝醉酒的心腹话,说汉朝不可能永远存在;只不过刘辩不认可,戏志才也无法问下去。
荀彧很自然地说:“武帝曾认为江山不可能是一家一姓。”
“这个我认同。”刘辩刹那间感受到了士族张扬的底气,难怪一个个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荀彧会和曹操分道扬镳;刘辩笑道:“但是我不愿意在我这一代改朝换代,或许这就是人的自私吧。”
刘辩说得如此坦然,反而让屋内的三个人刮目相看;戏志才大笑道:“皇上有如此豪气,那就不会放弃朝廷,是天下人之幸啊。只是皇上,就怕到时候鞭长莫及。”
刘辩收敛笑容说:“哪还有到时候,现在大汉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州牧的权力无法收回,那些人最后还会以朝廷为主吗?只要一个闪失,洛阳产生动荡,不知道多少人会勤王出兵。”
荀彧谨慎地问:“皇上不赞成上次诛杀太监的举动?”
“不赞成。”刘辩明确地说:“所以我保了赵忠、毕岚他们,他们只是想狐假虎威捞点钱,比某些人要强了太多。”
荀彧问道:“如果皇上亲政,打算怎么做?”
刘辩很干脆地说:“不知道。”
从对刘辩的分析观察看,刘辩有眼光有能力,并且不会在这样小范围的谈话中隐瞒什么,既然说不知道就是真的不知道了;荀彧长出一口气:“皇上,佩服。”
戏志才有点遗憾,摇着头说:“可惜,皇上你太悲观了,你不会等到做好准备再出手吧?”
荀彧笑笑说:“是需要皇上的时候再出手,这个日子会很快,长则三五年,短则一年半载。”
戏志才彻底愣住了,他忽然明白,杨奇也好,荀彧也好,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刘辩的魅力,而是士族的一次下注;那么这两个顶尖的士族肯定晓得一些自己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