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山水行记 > 第122章 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第122章 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浑三拿着从杨府顺来的十两银子,那日别了养鸽人老刘后,便一路向东,来到了应天,也就是南京。

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金粉之地,随处可见莺歌燕舞,秦淮河畔更是春风十里,柳色清新。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经有一首《泊秦淮》,很好地描绘出了夜晚的秦淮盛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论春秋是否鼎盛,不论国运是否昌隆,不论世事有多艰难,秦淮河还是那个秦淮河。

它千年不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谁会在意那王还是谢?只要有酒、有歌、有舞,那就还是金陵。

浑三这一路上,那十两银子早就花完了,当他到了南京,已经身无分文,只能靠在夫子庙前打把式卖艺为生。

打把式卖艺,属于民间江湖八门之中的挂门,专职舞枪弄棒。

民间江湖八门,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金门算卦,皮门卖膏药,彩门变戏法,挂门打把式卖艺;评门说书,团门卖唱数来宝,调门扎纸抬棺,柳门梨园唱戏。

这夫子庙前热闹非凡,况且浑三又有功夫,打把式卖艺不是难事,所以凭借这个,他在南京慢慢维持住了生计。

浑三一边维持生计,一边暗查着《连山》的下落。

这夫子庙同北京的天桥一样,卖艺之人,玩的都是腥加尖,不全给尖活儿。

何为腥加尖?

腥加尖,吃遍天。

这是民间江湖卖艺之人,常说的一句切口。

腥活儿就是假活儿,掩人耳目的,看上去很厉害,但都是假的,比如什么吐火、变脸,这都属于腥活儿。

尖活儿与腥活儿相对,个顶个靠的都是真本事,如吞铁珠、吞宝剑、胸口碎大石,没有个几年功夫,根本做不到。

撂地卖艺,如果全是腥活儿,虽然大家爱看,可没什么真本事,所以才有了那句,腥加尖,吃遍天。意思是,半真半假才有意思。

可是浑三,打把式卖艺可是一点尖活儿都没有,全是腥活儿。但即便这样,他每天的生意还是十分火爆,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能保证每天喝上几口小酒。

这就让同在夫子庙前的同行,既眼馋又嫉妒。

同行是冤家,一点不假。

就是巴掌大的地儿,每天也就来那么多人,看你就不会看我,所以浑三在夫子庙仅两个月,便招惹了是非。

“我说,你这臭小子,天天来腥活儿,是不是不懂这的规矩?你有什么真本事,不如亮亮?”一日浑三正在练摊儿,一个年轻的汉子在人群中喊道。

浑三一听有人说切口,想必是同行,于是停了下来,冲着人群中的年轻汉子,拱手说道:“这位好汉,咱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能赚钱的本事,就是真本事。”

“哦?能赚钱的本事?”年轻汉子哈哈大笑,“能赚钱的本事就是真本事么?不过都是些假招子而已。”

围观人群看有人挑衅,于是越聚越多,都来看热闹。

浑三笑了笑,说道:“那你有什么真本事?”

“本事大了,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年轻汉子答道。

“听你的意思,是想跟我比试比试了?”浑三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正是。”

“比什么?”

“看到那边的秦淮河了吗?”年轻汉子用手一指,“咱就比下水,谁能在秦淮河中把另一个人打服,谁就算赢。输了的,以后永远不要在夫子庙前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