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皇帝们都羡慕了
在天幕之前,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的君臣们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
他们被于谦的英勇和智慧所深深打动,为他的救国之举而感动不已。
“好!好!好!”
朱棣颤抖着双手,连说了三声“好”,却依然难以平复心头的激荡。他对于谦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挽大厦于将倾,对大明王朝有着救国之恩,堪为国公之位。
这样的评价在朱棣口中并不常见,但此时却无人反驳,因为于谦的功绩确实值得如此高的赞誉。
在洪武王朝,李善长同样激动不已。
他的胡须都在哆嗦,对于谦的几番举动赞不绝口。
他自愧不如地说道:“陛下,老臣自愧不如啊,如若把我放到那种境地,恐怕都有些束手无策了”
朱元璋也舒畅地大笑起来,他欣赏地看着天幕中的于谦,认为再高的评价也值得给这位大才中的大才。
他感慨地说道:“咱大明后世子孙都应该牢牢记住于先生的救国之恩,后世如果遇到了于先生要以礼相待!”
“至少是加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于谦:这是逼我造反了吗?)
宣德王朝,一片欢腾的气氛弥漫在朝堂之上。
与洪武和永乐二朝相比,宣德王朝的君臣们显得更为激动万分,因为他们有幸拥有一个真正的于谦。
宣德皇帝朱瞻基挥舞着手臂,高兴得几乎忘记了皇帝的威严形象。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声赞叹道:“于先生真是大才啊!竟然能在如此困境之中妙手回春,打破僵局,这简直是国家的支柱!千百年来也难以出现一位像于先生这样的臣子,没想到竟然出现在我宣德年间!朕实在是太高兴了!”
杨士奇、杨荣邝埜等人也望着天幕,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于谦是他们一力举荐提拔上来的,他们一直对于谦赞不绝口,笃定他的未来必然位极人臣。但此刻,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于谦的成长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优秀,他在面临如此艰难的困境时,居然能够临危不乱,力挽狂澜。
朱瞻基心中更是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一直担心杨士奇等人年纪渐长,朝中恐无合适的接班人选。而此刻,老天爷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送来了于谦这样一位治世能臣。
朱瞻基如何能不双眼放光,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呢?
唐太宗年间
“真是奇了!”李世民低声自语,声音中满是不可思议,“这都能让大明王朝喘过气来,朕还以为他们就要灭亡在这一代了呢!”
原来,他得知了大明王朝在于谦的辅佐下,成功扭转了危局,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如何不叫人觉得不可思议呢?
一旁的魏征,作为朝中重臣,对于局势的变化更是了如指掌。
他毫不吝啬地对于谦大加赞赏:“于谦此人能力卓绝,有他稳住大局,朝中必然不会生乱!”魏征深知,于谦的才华和智慧对于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文臣也是双眼闪烁精光,对于谦的大局观和应变能力大为赞叹。他们纷纷表示:“实在是厉害啊!原来还能这样做,臣从于先生身上受益匪浅啊!”他们深知,于谦的治国理念和手段不仅独特,而且极为有效,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李世民听到这些赞誉,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酸意。
他撇了撇嘴,酸溜溜地哼了一声:“那么个废物皇帝,居然能得这样一位名臣,便宜他了!”他心中暗自感叹,如果于谦能成为自己的臣子,自己一定会更加珍惜和重用他,绝不会让他陷入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
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