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大夏第一船厂,智安总工程师
王智安带领国防后勤部人员,重工业相关人员,去到大夏第一船厂,准备修建大夏第一艘三百吨大船。
王智安深知,要跨越那两百公里的茫茫大海,抵达月岛,单凭大夏现有的船只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哪怕对方不反击,都不行。
反击的话,那更加不能。成为活靶子。
想要踏足月岛,说到底,需要船只足够先进,再配合先进的飞机,海空联动,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王智安决定亲自督战,引领大夏工业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各位,我们今天聚集于此,不仅是为了打造一艘船,而是为了铸造大夏的未来,开启收复月岛的第一步!”
王智安看着身边这些重要的技术师傅,非常直白地说道。
大家都忍不住点头。
其实不少人早就猜到了,会是这个结果,或者目的。
这个时候,还有不少聪明人,发现王智安,或者大夏的先生们,是按照固定流程在走。
比如打趴摩挲国,打怕熊熊,跟熊熊达成和平协议,并成立战略合作,再去到绳岛驻军。
一环扣一环。
那么接下来,会干什么。
如果之前还有人不太懂,现在则知道,必然如此。
所以王智安才来造船。这就是必然的流程。
不少人都十分熟悉王智安,在飞机和山炮研究上,就是负责人。又是工业革新委负责人。而且曾经修了大量的水库、水坝,洗了数百公里的人工河。
甚至,还从高山下炸下千年积雪,只为缓解当年的旱灾。
正是如此,大家对王智安有强烈的盲目的信任。觉得跟着王智安,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来到大夏第一造船厂,王智安看着机器轰鸣,开始询问具体情况。
在他身旁,是几名来自国防后勤部的核心骨干和技术精湛的重工业工程师。
被问话的何工,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
“王主任,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已经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无数次的论证与改良。这艘三百吨的大船,铸造难度很大。我们现在只能造一百吨的小型船只。”
“原因是什么呢?”王智安问道。
“蒸汽动力系统不足,以及,钢铁工艺不够,没法造成够抵御海上风浪的坚固船体结构。”
王智安点了点头,又问道,需要造船厂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或者帮助。
何工开始提要求。
沉思片刻后,王智安说道,“这个问题不大,我们可以解决。”
“真的吗,那实在太好了?”何工显得很开心。
“这个,肯定是真的,我们可以一步步来,解决这些问题。”
所有人听到王智安表态,都忍不住很高兴。好像已经看到在喧嚣的工地上,即将诞生一艘三百吨的新船。
其后,王智安又问后勤部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射程达多少公里的火炮。
郑总工,作为相关武器专家,说道:“需要三十公里即可,不能太远,因为我们的船太小。”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海军装备的复杂。这种船上的新式火炮,不能只看射程,还要看自身吨位。
王智安又提出要求,怎么结合新船型号,可以更好的承载并发挥远程火力。
谈话间,一行人来到了船台旁,巨大的龙骨已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忙碌地在它周围焊接、组装。
这是大夏第一造船厂,正在新建的船,载水量不过八十吨。
实在拿不出手。
但已经是大夏水平最高的船了。
没办法,大夏的造船工业就是这么落后。
王智安走下几步,亲手触摸着冰冷而坚实的钢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紧迫感。
其后,王智安开始将之当成第二个家。几乎天天驻守在这里,与工程师们一起攻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