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官员的调动与任命(下)
第1397章:官员的调动与任命(下) 河套只有三郡之地,按理不能算作一州,但由于是产粮重地,其重要性比一州还要重,所以秦昊将河套地区升为州级别,最高行政官员和军事将领也是刺史和都督。 原阴山太守屈原,被秦昊调任为南阳太守; 原宁夏太守文天祥,又升任河套別驾; 原阴山太守杨业,更是已经战死镇北关,太守之职暂时由其子杨六郎担任。 所以,目前河套三郡的太守,全部处于空缺状态,急需秦昊另派官员其任职。 由于河套是产粮重地,仅此一地产粮比其他三州都多,太守主要负责的都是屯粮方面的事务,所以对政治属性的要求也相对较低。 在和刘伯温、贾诩、戏志才等军师商议之后,秦昊最终决定: 银川太守:李严;郡丞:郦道元; 宁夏太守:王羲之;郡丞:王旷; 阴山太守:杨六郎;郡丞:苏武; 李严和王羲之的政治都超过了90,在河套担任一郡太守绰绰有余。 杨六郎的政治属性虽不高,但以杨家在河套的声望,在加上有苏武这个郡丞辅佐,担任一郡太守也足够了。 另外,河套一战还只能怪,杨六郎虽没能守住镇北关,但那并不是他能力上的不足。 再加上杨业自我牺牲,这让杨家在河套有着极高的威望,只要是杨家的人驻守在河套,就会给河套百姓信心。 所以,秦昊才选择让杨六郎继承父业,继续担任阴山太守一职。 秦昊之所以让郦道元,来担任银川郡守一职,主要是因为银川郡和黄河有接触,而一旦黄河泛滥的话,则又会影响河套的守城。 郦道元的山水学属性高达98,而秦昊让他来担任银川郡守,实际就是想让他来梳理黄河水道,不要让黄河影响到河套的收成。 河套之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北靠元蒙、西连凉州,却只有北边的镇北关有险可守,所以必须要布下重兵才能保护河套的安全。 再跟一众军师商量后,秦昊决定设立河套大都督一职,来负责河套一地的全部军事及防务。 关于河套大都督一职,经过再三的讨论后,秦昊决定命白起来担任,副都督则有在河套一战中,有着不俗表现的蒙恬来担任。 秦昊这么安排,明摆着是想扶蒙恬上位,毕竟蒙恬才是最适合坐镇河套的人选。 蒙恬乃是晋军出身,他功劳也够,但资历不足,不适合直接担任都督,需要有个人替他先撑一撑,这样他上位才会服众。 以白起的地位和功勋,在区区河套一地肯定是呆不久的,此时需要白起在河套坐镇,以震慑元蒙和其他诸侯,所以秦昊才将白起放在河套。 而未来秦军征战河北的话,领军必定是白起,到时接替白起成为河套都督的人,也只能是蒙恬了。 处理好河套的官员问题后,接下来也就只剩下并州了。 并州是秦昊所拥有的唯一一个完成的州,拥有九郡四百都万人口,所以在太守人选的问题自然不能大意。 和众军师讨论许久后,秦昊做出了以下决定: 太原太守:蒙骜;郡丞:欧阳修。 雁门太守:李定国;郡丞:苏轼。 上党太守:白居易;郡丞:柳宗元。 上郡太守:刘秉忠;郡丞:刘禹锡。 西河太守:李东阳;郡丞:杜甫。 五原太守:荀衍;郡丞:王勃。 云中太守:向朗;郡丞:司马光。 定襄太守:糜竺;郡丞:杜牧。 朔方太守:董和;郡丞:王维。 这次九大郡守的人选,除了蒙骜和李定国是武将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文臣。 至于另外九位郡丞,别看他们一个个都是大诗人大此人,但其实他们的政治属性也都不低,诗词歌赋只是他们的爱好罢了。 群雄讨董,秦昊担任盟主,再加上公开高产粮种,这让秦昊的威望大涨,而当秦昊一统司州之后,自然有许多人主动投靠。 欧阳修、苏轼、柳宗元这些人,都是在秦昊讨董期间,或是讨董之后投靠过来的。 当时秦昊新得司州四郡,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治理地方,而主动前来投靠他的人又多,于是秦昊择其优者,一股脑都下放到各县担任县令。 至于这次的官员调任,秦昊则在众多县令中,选取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