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
姑苏林家也曾袭过列侯,起初时,只封袭三世,林如海祖父有功,隆恩盛德,林如海父亲多袭了一代,到林如海就无爵位可袭。
不过林如海自小天资聪慧,又勤勉读书,十几载寒窗,二十岁中举,以探花之身出仕。出仕后,升为兰台寺大夫,后钦点调任至扬州任巡盐御史。
荣国府和宁国府眼下看起来还有一等将军的爵位,但随着降爵,若无出息的后代,只会坐吃山空。
毕竟,大明的这种类似贾家的爵位,通过袭爵能担任的官职,都是军中虚职,除非个人努力往上走。
林黛玉忙说:“不打紧的,我在家里也可以读书。”
贾政暗道:当初让父亲不要将妹妹嫁到林家去,父亲听不进劝告。以妹妹的人品才貌,京城里哪家贵人嫁不得,偏偏选了林家,结果一出嫁就离京,亲人不得相见。林姑爷虽为五品巡盐御史,但却远远比不上京城里的那些权贵公侯。
但这些话毕竟不能说出口,他安慰道:“家里的姐姐妹妹笨口拙舌的,只认得几个字,哪能入贵人们的法眼。到时候让她们都在家里陪你玩。”
贾母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正是这个理。”
林如海连忙笑道:“让岳母、二舅兄操心了,是如海的不是。皇上今日特恩准小女一同参加遴选。”
林黛玉眼睛一亮,她也可以参加?在扬州时候,父亲母亲常常带她出门游玩,母亲在世时还告诉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万里路也许行不了,但能走出大门也是极好的。
贾母、贾政皆是一愣。
林如海继续说道:“今日我在朝堂上提起玉儿,想必皇上看我可怜只有玉儿这一独苗,才特意恩准。”
林如海调任扬州之前便多多少少了解过小皇帝的性情,小皇帝既然在朝堂上提出让公主去国子监读书,那必然不会轻易放弃。
再者,他林家从不觉得女子就不可以读书,去国子监读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于是他特意提起林黛玉,只希望能引起小皇帝注意。
果然,下朝后,小皇帝特意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殷公公传话,特准黛玉一同参加公主伴读遴选。
这大大超乎了他的意料,他原本只想为黛玉争取参选名额,入国子监便是极好的,但没想到能争取到成为伴读的机会。
贾母和贾政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当初给贾敏选夫婿的时候,贾母和贾父是经过多方对比的,贾父看中林如海胸有城府,适合官场,前途无量;贾母看中他家家风清正。
贾父活着的时候曾在贾母跟前念叨,贾母不敢小看自家女婿,心里猜到必定是他又立功了,但这话不好直接说出来。
贾政没有多想,觉得林如海说得很有道理,笑着说:“真是太好了!皇恩浩荡。”
林如海语气温和地问林黛玉:“玉儿可愿意去参加遴选?想不想做公主伴读?”
“这么好的机会,外甥女怎能不去?”贾政觉得这根本就不需要多考虑,更不应该让一个七岁孩童做决定,她能懂什么。
林如海含笑看向林黛玉,说:“话虽如此,不过还是要看玉儿的意思。”
“爹爹,我方便去吗?”林黛玉眨了眨眼睛,她虽然年龄小,但不是愚钝的人。爹爹告诉过她,在官场任何决定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家眷也不例外,躲在家里还好,只要走出去,小孩子的风骨也代表着家里的教养,要是影响爹爹她就不去了。
林如海明白林黛玉又想多了,不过,女儿这份贴心,他很受用。
林家只剩下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不辞辛劳做官,一是为了不辜负圣上赏识,为百姓多做些事;二是让女儿能有所倚仗。
他笑呵呵说:“自然方便。皇上年纪不大,公主们也都和你差不多年纪,要是不合眼缘,也不一定要去给公主做伴读,且去国子监读个书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