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硝云弹雨】
仅有明军方面出动而已,故此才没有继续扩大战果。
如;李氏朝鲜领议政(丞相):柳成龙,命李氏朝鲜平安西道助防将:金敬老,负责截击敌人,怎奈他却惮惧倭军,直接选择避而不战。
另一位将领,李氏朝鲜平安西道观察使:李时彦,在尾追倭军之后,却不敢紧逼,只是斩杀因为饥饿、生病以及落伍的六十余人而已。
至于李氏朝鲜兵曹备边使:李镒、李氏朝鲜平安西道防御使:金应瑞,两人从大同江开始就一直看着幕府倭军逃走,也不敢上前追击。
以上将领皆被李氏朝鲜宣祖河城大君昭敬郡王:李昖,传旨大骂,并遣送李氏朝鲜左议政(左相):尹斗寿,前去问罪还将其罢职,在让李氏朝鲜平安东道节度使:李苹,代领其众。
好在明东征提督:李如柏,得知李氏朝鲜将领们惧敌,故此才没有怪罪他们!反而替怯战将领们求情。
只有李氏朝鲜黄海左道黄州牧判官:郑晔,主动出战,斩获倭寇九十余人。
随后在正月15日这天,大明军队顺利的收复了黄海左右道,并开进到京畿右道开城府据守,至此李氏朝鲜王国沦陷于倭寇之手的半壁江山,都已被尽数收复。
据统计截至此时,倭军已损失精兵二万五千余人,而明军仅仅只是死伤了一千多人而已。
不过此番平壤府大捷的消息一经传开后,立刻让奋斗在李氏朝鲜王国境内,各州府牧郡县的义军们,更是欢欣鼓舞,纷纷起兵反抗,弄得倭军焦头烂额、左支右绌,只能蜷缩在京畿右道汉城府境内不敢轻举妄动。
这悲观失败的气氛,瞬间就弥漫在了倭军各个大本营内,士兵们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深怕明军不知在何时就会横扫过来!
正月23日,明东征提督率领明军主力也到达了京畿右道开城府附近,并开始救济灾民,安抚人心。
次日,明军得到了李氏朝鲜哨探们的一条消息,宣称“朝鲜语:倭贼已退,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已空虚?”
为证实此消息的准确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当日就派遣了明辽东总镇右副总兵:查大受,率所部五百余骑,以李氏朝鲜京畿右道防御使:高彦伯,为向导南下探查王京虚实。
正月25日辰时,当明辽东总镇右副总兵部的前哨,到达王京以北的李氏朝鲜睿宗海阳大君昭孝郡王:李晄,的〈昌陵〉附近处,南方的砺石岭时,突然就遭遇到了一小股幕府倭军。
这是由幕府甲府城城主:加藤光泰、幕府但马国出石城城主:前野长康,率领巡查王京周边的物见队,由四十骑武士和一些足轻从者(步兵刀斧手)组成,共有一百五十人兵力。
双方在短促交手之后,数量占据劣势的倭军被斩首百余人,残部直接逃回王京报告情况,明辽东总镇右副总兵:查大受,则率军退往碧蹄馆驻扎。
正月26日,大明神宗万历显皇帝:朱翊钧,因前任明内阁首辅兼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明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国、明东阁大学士:王家屏,三位元老相继离开了内阁,才使得首辅位置缺人!
故此明神宗才不得不下令召明建极殿大学士:王锡爵,回朝拜为内阁首辅。
此前明神宗还曾在早朝时答应,于万历二十一年春举行册立大典,让朝臣们都在拭目以待,但是明内阁首辅兼建极殿大学士:王锡爵,害怕事情有变?就密奏皇帝陛下早做打算。
然而明神宗却又想出新的拖延理由,还派遣了内侍以手诏示,明内阁首辅则宣告道“欲待适子,令元子与二弟且并封为王。”
这才让明内阁首辅意识到了,自己惧失明神宗指意,立即奉诏拟旨呈上。
于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