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上到处可见正背着沉重货物上下的搬运工,远处岸边还有整齐喊着号子在拉船的纤夫。
顾家的船就停靠在岸边,眼看已经正午,车队停下后,林禄和绿松赶紧张罗人手卸货,把行李和带回顾家老宅的年礼送上船。
这船是朱漆的双层乌木大船,船头桅杆上挂着一个灯笼,眼下灯笼未亮,上面标着一个顾字。船的制式表明了这是官船,雕花的门窗船栏显示官位不低,再结合那灯笼上的姓氏,船主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顾家大船的后身,停靠着一艘稍小些的双层乌木船,看那制式也是官船,船头同样挂着灯笼,上书一个李字。
顾林书上了船,绿荷青钗二女自去替他整理房间,他去了甲板上踱步,走到船尾便看见了后面李家的船。
远远地,他看见一行车队停下,从车上下来几个身穿湖蓝色制式衣衫的婢女,放好了脚踏之后,打马车上扶下来一个披着白色大氅,戴着帷帽的女子来。
距离甚远看不太真切,却也觉得那女子身姿格外窈窕。她在车旁站了一站,便匆匆随着自家长辈上了船。
甲板上河风大格外寒冷,顾林书站了一会儿就觉得透骨地凉,转身回了房间。屋子里青钗已经将暖炉里的炭火烧上,房间里多了几分暖意。
顾林书坐到暖炉旁伸出双手烤火。绿荷看他一眼,劝道:“二爷还是少在外面呆吧,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鼻头都冻红了。这要是受了寒,在船上这几日可就遭罪了!”
顾林书懒洋洋地道:“遭罪?这几个月遭罪的日子,今儿只是个开始罢了!”
青钗道:“我去下面拿些姜,给二爷熬点姜汤去去寒。”
“二爷。”林禄在门外道,“李家送了名帖来。”
“李家?”顾林书不明所以,绿荷开门去接了名帖进来,原来是通判李家。李大人在周瑾年手下任职,顾林书道,“去请。”他自己则去请了叔公出来。
不多时林禄就领着一个管事上了船。那管事向着主家行礼,先道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才道:“诸位可是要去昌邑?”
叔公扶着拐点头应道:“正是。”
管事道:“听闻顾大人老家在昌邑,今儿个在岸边见着了贵府的船,我家太太便使我来问一句,若是贵府的船也去昌邑,可否与我等结伴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叔公问道:“你们也要去昌邑?”
“是呢。”管事应道,“因要去给姑老太太贺生辰,所以我家老太太、太太带着几位姑娘去昌邑贺寿。”
叔公应道:“好,好。一起结伴同行,声势也大些。”
管事见叔公应下,欣喜道谢,自去与顾家船上管事的人打招呼交接出行事宜。
管事回去没多久,又有李家的人过来,这次送了些点心吃食,正好顾家这边也备好了名帖和一些伴手礼,便让叔公身旁跟着的管事一起过去回访李家。
两家一来一往十分欢喜,商议好了结伴同行。
不止顾林书被送去了昌邑,张知召和孙韶、孙连淮三兄弟也被禁足在家。
张知召年龄最小,又怕他母亲,日日被锁在自己院子里,天一亮就开始习字背书,晚上被他父亲考校功课,过得苦不堪言。
孙韶和孙连淮兄弟便要轻松许多。张知召的母亲孙氏虽然是他们的亲姑母,却也不好管教他们太多,只是拘了他们在家,两兄弟想出门的时候一干下人跪在地上磕头猛劝也不说话,弄得两人顿时没了兴致。
孙连淮拿了箭,百无聊赖的扔向远处的双耳壶,越扔越是心浮气躁,他将最后一支箭随手撇到一旁,对身旁拿着书看的哥哥孙韶道:“还不如回京呢,这也太没滋味了。”
孙韶看了他一眼,翻过一页:“你闯了那么大的祸,怎么也要过完年再回去。”
孙连淮哼了一声有些不服气。
他在京里打断了别人的腿,来同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