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狡辩得手
。”
其实就在刚才,他还以为李承是个行家,因为看东西的手法给人的感觉很稳,不像一位外行人,可听完对方的言语,又看看年龄,觉得自
己想太多——这么年轻会是个行家里手?
“一件葫芦卖这么贵?!”李承发出一声惊叹,三分真七分假。
匏器毕竟是葫芦器,与珠宝玉器不同,它的价值纯粹在工艺上,一万币出头,价格真心不便宜。
不过,也没他那夸张的惊叹所显示的那么贵,这不过是为了还价作的铺垫。
“能便宜点么?”李承似乎有些不舍,但依旧将这件匏器放在竹根底托上。
“这是一件宫廷器,便宜不了。”摊主摇摇头,伸手将这件匏器挪正,依旧放在刚才的位置上。
这话有破绽,李承有了还价的由头,挠挠头,故作不解,“我听说过,御制用品的款儿不是康熙某某年制吗?你的这件葫芦笔筒,可是人名款呢。”
嗯?摊主老者一愣,这件东西入手五十多年,过目的人不少,都说是清廷御贡,可还真没人提到过,为啥用的是人名款?
时钟勉是四国岛爱媛县人,他生于津门,一直到十七岁才被父亲送回国内读书。
小时候他生活在津门估衣街一带(解放前津门最大的古玩市场),对津门的葫芦器非常痴迷。八十年代退休后,他开始捡拾起童年的爱好,自己种植葫芦,结合西金葫芦制艺开始制作匏器。还别说,这两年还真的被他玩得风生水起,本人还是四国岛爱瓢会会长。
受过父亲的影响,对中华古玩有些了解,但是要说他究竟有多懂,只能呵呵。
今天被这年轻人一问,一时间还真的答不上来,他皱着眉头,搓搓手,“也许……也许当时的匏器,就是这种留款吧。”
“这不对吧。”李承摇头否定他的说法,此时他有点后悔,为啥要装外行?
装外行,在某些卖家面前适用,但在守规矩的卖主面前,装外行作用不大——内行可以揪着某一毛病有理有据的还价,如果他认为你是外行,极有可能认为你是
无礼取闹。
眼前这位,应该还算守规矩。
现在,自己既要扮外行,还得让他感觉说得有道理,纯粹给自己找麻烦。
“宫廷的东西,怎么会没有御制款呢?老先生,您自己想想,这种款,皇帝能拿出去赏赐给大臣或者亲信吗?不可能啊。”
“您可能说,这是太监贡献给皇上,让皇帝把玩的物件?”
李承自己设问,还真的问到时钟勉的心坎上,他不由自主地接话问道,“有可能啊。”
李承故作不屑,指指这件葫芦笔筒,“康熙一生勤勉,灭鳌拜,平三藩、征讨葛尔丹,收复台岛,他哪有时间玩这种匏器?”
这就是偷换概念!
李承从他刚才一句话中,隐约感觉这老先生虽然清楚这件匏器的来历,可对中华文物及历史,还不是很熟悉,故意混淆概念,赌一把他不知道康熙对葫芦器的喜爱。
其实,康熙还真喜欢葫芦器。
确定匏器进入造办处之后,康熙立即在下一道旨意,在瀛台丰泽园,开种葫芦!同时,还安排专人管理,设计套模用具,进行艺术加工!并责令粱九功亲自负责这件事!
这些,都是清廷内史稿,有明确记载的。
“那你说说,这件东西是怎么回事?”时钟勉还真的被李承挑起疑惑,禁不住反问道。
“我说嘛……”李承摸着下巴,故作沉思,许久,才开口说道,“这件葫芦器,与大太监粱九功有关,这只怕不假,不过……它肯定不是宫廷御制的东西!很可能是粱九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