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来自家乡的请求
伴随着《核工业时报》《华新报》等媒体的报道,以及徐川丢到ariv上的论文,可控核聚变领域再度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不仅仅是米国,还有欧盟、日韩等有能力建造自己聚变堆的国家几乎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就已经吸引了全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注意和目光。
不得不说,相对比大型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来说,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确要敏感不少。
尤其是小到足够应用到航母,战舰,战机这些东西上的时候,各国原本就紧绷的神经,不由自主被拉的更紧了。
当然,对于市场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新的机会。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要性,瞬间就带起来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至少数百亿米金的资金,从各国cai政或者大型资本家与财团手中流出,投入了研发中。
只是可惜的是,这将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或许会有一部分研究机构能从这个项目中收获到一些对于大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有帮助的技术,但整体来说,相对比在上面的投资而言,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国外进展的轰轰烈烈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投资,在国内压根就没什么动静。
无他,因为这项技术的敏感度,国内绝大部分私人企业或资本根本就插不进手。
至于好坏优劣只能说各有评价。
外界闹得轰轰烈烈,对于徐川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在星海研究院的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入正轨后,他将注意力集中到另外的一件事情上。
大型强子对撞机!
在cern理事会的商议下,cern的成员国最终还是以多数票战胜了少数票,通过了以技术换取华国修建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成员国席位的决定。
尤其是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报道,更是加快了这一决策决定的速度。
对于欧盟来说,与其耗费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这种基础科研设备上,他们更愿意将钱投入到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上。
毕竟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基本都是全面公开的。
哪怕是cern,在早期华国并没有加入成为会员国的时候,也没有拒绝华国的物理学者以及相关学术机构的进入。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相对比cern自身的成员国来说,华国学者申请对撞机使用权的机会更小一些而已,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这并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每一次启动,都是在燃烧金钱。
在没有提供固定经费支持的情况,对于外来者的学术研究申请自然会更加严格一些。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本身早就已经超出了应用科技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
就像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除了弥补了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大块漏洞外,它对于现实世界应用科技的推动,并没有什么作用。
毕竟就算是知道了粒子的质量是从希格斯场中衍生出来的,短时间内,甚至可以说一两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没法配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出对应的科学设备。
这种物理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团队能够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联合起来,一起共同推进。
另一边,金陵。
南大的办公室中,徐川刚处理完一封大型强粒子对撞方面的工作邮件,助理汤然就迈着轻盈的步伐走了过来。
“教授,您家乡湘南那边星城的市wei吴天华书記想和您见一面。”
徐川抬起头看了她一眼,问道:“现在?”
汤然点了点头,道:“嗯,吴书記已经在另一间会议室等着了。”
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