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那般,跪着授课。
“臣姑苏林海,谨遵万岁爷的圣明,为您启蒙。”林海简短的介绍了自己,便开始为胤祺讲起课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给内侍银子塞得足够多,宫中的消息对林海也不再是秘密,他早便打听到了,眼前这五阿哥是皇太后的宝贝孙子,不通汉话,不识汉字,心中料想着,南巡这段路,不过是教些声韵启蒙,三百千这等入学文章,能识得几个字便不错了。
做好了充足心理准备的林海,以视死如归的心情,翻开了眼前的书。
“五阿哥,今日臣先为您讲《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林海的声音醇厚,成熟,他将三字经的故事娓娓道来,胤祺不由地听住了。
对林海而言,他更是感到惊喜,他没想到,五阿哥居然很有读书的天赋,不仅在课堂上不吵闹,还飞快地掌握所学内容,原先计划要讲一天的东西,没多久便讲完,并被五阿哥记住。
林海暗忖,别看这五阿哥名声不显,倒还是个读书苗子,爱才之心油然而生,遂更加用心,更加认真地讲授起来。
一时间,也算是师生相得。
皇太后和宜妃得知胤祺颇得林海看中,更是喜出望外,每日里数不尽的山珍海味都送去书房,唯恐将人累着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在康熙带着诸人见过济南名泉趵突泉后,南巡的车架再次上路。
想着胤祺要读书,皇太后忍着不舍,令人给胤祺准备了单独的马车,那马车宽大且舒适,仅此于皇太后、康熙以及太子三人规格,胤祺坐在里面,几乎感受不到道路的颠簸。
林海和胤祺在马车里相对而坐,每日里讲几个时辰的课,胤祺认认真真地听着,既是因为林海讲课深入浅出,也是因为胤祺终于能够光明正大的使用汉语。
众人惊奇地发现,五阿哥以一种令人震惊的速度,学会了汉人的话和字,倘若说还有什么不足,也不过是写字有点难,但是这点不足,在皇太后眼中并不存在,她喜不自胜地搂着胤祺,亲热地说道:“我们五阿哥纪小,手上没力气,抓不稳笔,等大了就好了。”
胤祺苦笑着听着皇太后没口子的赞扬,也就是胤祺他心智成熟,倘若他真是普通小孩,他真不能保证,会不会在这一声声的赞扬中迷失自己。
一路上走走停停,胤祺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旅程,在巡视完河工后,一行人弃了马车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