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 第145章 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第145章 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花荣消得几何功”。

邵雍为北宋哲学家,就是那个写书出预言梅花诗的那个牛人,他只是不显山露水,我认为才学不在诸葛亮和刘伯温之下。

邵雍预言了宋代之后几个朝代更迭大事,全部应验,我非常震惊,比如预言诗里写的元代一句诗:又见云龙往北飞!

预言宋代之后下个朝代皇帝是来自北方的大漠……

写明代预言里的一句:“燕子飞来寻常事!

预言燕王谋反,回来干掉了侄子做了帝王。包括预言最后的李自成造反,都料事如神!

还有清代的几句预言诗,预言洪秀全等等,此人堪称神。

他是宋代的大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有兴趣的读者自己搜索梅花诗,会惊掉你下巴,预言准确性不比推背图差,是个未卜先知的牛人……

因为我写的是古董小说,就一笔带过了……

不过我们读启蒙诗词时候一定背诵过邵雍写的那首《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今天不想说花,接着说顺治秋叶盘……

顺治朝江山未定,刚刚改朝换代,百姓前看不见头,后猜不到尾,一叶知秋,写下邵雍这两句诗显然不是随意而为。

此类瓷器书体较为规整,分隶、行、草几种书体,多题为:“一叶佳式”,“梧桐一叶生,天下新春再”,“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黄叶落兮雁南归”等等,这一类纹饰被称为“秋叶洞石”,也多叫秋叶盘。

令观赏者由此产生一种浓浓的文化情趣,陷入深深的沉思与感叹之中。

清顺治青花洞石秋叶纹盘发色鲜丽,跃留有明代崇祯时的痕迹,又有清康熙时的韵味。

我一直认为,只有顺治朝代才有秋叶洞石瓷器,后来,我搞到一个瓷片上画的梧桐树叶,底款丁未年。

丁未年是康熙纪年,说明这类瓷器到康熙早期还在生产,可见百姓的思念故国,感叹时局的深深沉闷感情,延续了那么久……

汉人在怀念明王朝之时,利用梧桐落叶的悲秋情节,配上相应的诗句来营造这种怀念、伤感的气氛,最终表现在陶瓷之上,这可谓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符号印记。

清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

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

清人叶梦珠《阅世编》记载:“顺治初,江右甫平,兵燹未息,瓷器之丑,较甚于旧,而价逾十倍。”

景德镇仍旧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

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

多数釉面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大部分器物带酱口(即口沿刷一层酱黄釉)。

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常沾砂,也多棕眼,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

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

火石红是个古董行的专业术语,因为瓷器胎土含铁,烧制之后没有釉水的地方,胎釉结合处就会出现红色痕迹,有渐变过度,很好看。

这是学习瓷器的最基本要观察的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