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昌平九年
京都,空明寺
长孙暄浑身是血踉跄着倒在了寺门口,他支撑着一口气叩响了空明寺的大门。听到门内的应答声,手贴着门缓缓滑下。他抬起头看着一片夜空,慢慢打开怀中的襁褓,一个婴儿正在熟睡。看着小婴儿安然无恙,长孙暄如释重负地笑了。
“小阿诀啊,我们到了,到了……”
他已经奔波了一夜,从京城里逃出来之后一路上都没有停歇。想到在边关战死的大哥,想到如今京城的乱象,长孙暄不由得悲从心起,紧紧抱住了怀中的孩子。悲愤积在胸口愈来愈浓,长孙暄只觉得气血上涌,他捂住胸口喉头一甜,一口鲜血自嘴角涌出。他仰起头大口呼气想让自己清醒些,眼前却越来越模糊,在失去意识前他死命抱住了怀中的婴儿。
永兴十年
京都,长孙府
午膳尚早,长孙忆百无聊赖地翻着桌上的书,翻了几页觉得实在无趣,抬头看着一旁皱着眉头忙了一早上的大哥长孙穆。也不知道谁招惹了她这位长兄,这几个月长孙穆像是赌气一般日日伏案理事,忙得几乎连门都不出。虽说长孙穆因病常年深居简出,可这几个月不出门到底也不好。
长孙忆看着长孙穆,犹豫了一会儿才试探着问道:
“大哥,这几日天气不错,下午去西郊转转吧。”
长孙穆没抬头,回道:
“不去。”
拒绝得很干脆。
长孙忆鼓着脸翻了翻白眼,她就知道,她少年老成的大哥一向如此。从小也不嬉戏玩闹,就跟在叔父身边读书学习打理事务,对一众弟妹比叔父还严厉。他们在叔父长孙暄面前还能买个乖,在长孙穆这里是一点不敢造次。有时候她真觉得长孙穆哪里是十四岁,分明是八十四岁才对。
罢了罢了,长孙忆继续坐回去翻着那几页书,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下午和二哥一起去新马场遛遛马,她盯上那匹红棕马好久了,一直没时间去跑两圈。以前还有长姐带他们去,现在长姐被赐了婚,也就不方便多出门了。想起赐婚,长孙忆又惆怅起来。
太子云衡少时便钟情她的长姐,每次看到长孙曦时一双眼睛就挪不开,满是藏不住的笑意。身在天家,最难得一份情义。虽然长孙忆才十一岁,但她也知道,太子对长姐是真心的。
爱意即使不说也会从眼神里流出来。
虽说如此,可宫墙深锁是数不尽的算计,这份年少的真情能抵得过往后几十年的艰难吗。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其实就算太子和长姐一点儿感情都没有,该赐婚还是赐婚。东宫正妃的位置,从来不会因为两情相悦而选谁,只有各方权力的角逐。而长孙家正是这场争斗的主角之一罢了。
长孙家本是西北的秦族人,祖上随高祖皇帝征战有功封了爵,一跃成了开国功臣。以长孙氏为首一起受封的几家秦族人多年经营,成了西北的世家大族。二十多年前,长孙忆的父亲长孙昭和叔父长孙暄自西北来到京城,一步步在朝堂里站稳脚跟,提拔西北一脉,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十一年前,父亲长孙昭战死沙场,叔父长孙暄便接过统领西北党的担子。如今官居丞相,在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百官之首又能怎样,他为君,我为臣,君要臣死臣还不得不死呢,别说君要你女儿当儿媳,这是旁人眼中多大的荣耀啊。可关起门来,这其中的难言苦处谁又能体味。
京城的人都说长孙府的长女是大陈的国色,长孙忆也觉得长姐就是五月的牡丹,艳丽卓绝又博学多识,纵是那些出身中原大族的贵女也比不上。只是她忘了,国色牡丹要开在皇家的花园里。野花有野花的自在,牡丹也有牡丹的归宿,不过都是命途罢了。
“大哥,阿姐嫁进东宫以后会过得好吗?”
长孙穆一顿,把手中的笔支在了笔架上,看着桌案,久久沉默。长孙忆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