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街坊邻居
() 杜清和这一代,恰好是国家提倡优生优育的一代,家里面就他一个,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在这不到七十平方的房子里面,也不觉得有什么拥挤。想当年,他家这房子,还是亲戚朋友羡慕到极点的职工房呢!
这几年经济好转了,很多人买到了更加宽大的商品房,这样的职工房,却沦为了“贫民窟”,真的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不过这“贫民窟”里也是挺闹腾的,小巷窄也就罢了,现在到处都停满了车。要是没心理准备,还以为是逛车展来了。这十几年来经济发展太快了,杜清和小时候哪里有见过小区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小车?
有本事的人,都从小区里搬出去了,买了商业房,把老房子卖了。还没有买新房的人,只能一年一年看着房价在涨,明明还差那么一两万就够首付了,过了一年,得,这回差三五万了。你说说,这事闹得,多气人。
不过呢,也有一些没卖老房子的。
为啥呢?给家里父母住。这年头啊,婆媳关系紧张,甚至是很多夫妻离婚的根源所在。所以家里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还是住在这样的老旧小区里。
还真别说,这样的小区虽然老旧了些,可人情味还是挺足的。街坊邻居的,谁有个事都帮忙。
杜清和把电车停好,上了锁。哪怕他有神通,都比不过那些贼,手太快了,稍微不留神,你的电车就没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上把锁吧。
刚刚到楼下,就碰到了刚刚下楼的刘大妈了。
“哟,这不是老杜家的小杜吗,怎么,收市了吗?”
刘大妈这人平时就喜欢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杜清和开店赔钱的事,她也是一早就收到风声了。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经过大妈们的口啊,比网络传播都要快。
面对这样一个笑脸盈盈的刘大妈,杜清和也只能笑了笑,说道:“没什么生意,就收市了。”
刘大妈感慨地说道:“小杜,我是看着你长大的,要说你两句才行了,你别不乐意哈。你想啊,你爸妈供你读书,不容易啊!这年头培养一个大学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要是再读个研究生什么的,那花的钱就更多了。”
大概猜到刘大妈会说什么了,杜清和也只能心中叹气,装作认真听的模样。
“小杜,你那小餐厅不赚钱,就趁早转让了吧,回头去考个公务员什么的。今年的公务员我瞧过了,还算不错,有省考有国考,都有一些岗位没什么竞争的。要是不喜欢公务员,进银行也行啊,进去就有五六千一个月。国企也很不错啊,要不你考虑考虑事业单位……”刘大妈如数家珍地说道。
人家也是好心,杜清和只能尴尬地笑了笑。
确实,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主要看他的工作岗位。
要是有个“铁饭碗”,或是公务员,或是银行编制,或者是国企正式员工,这些才是“正道”。说起来,这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这些“体制内”的人员,削尖了脑袋想要下海;这两年钱难赚了,所有人又都把目光瞄准了这些“铁饭碗”。
没办法,这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确实很吃香。但是人各有志,要是放在以前,杜清和可能也是加入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大军里面了。现在嘛,杜清和有了神通,觉得这做“道士”,可比那些“铁饭碗”有意思多了。什么是公务员?在杜清和看来,就是一眼能看得到六十岁在干嘛的职业,每天固定的两点一线,偶然翻起个浪花来,却也逃不开在办公室里上网、喝茶、看报纸……反正,无趣得很。
“刘大妈,我开店也挺好的,这算是创业了,现在国家都鼓励创业呢……”
杜清和的话还没说完,刘大妈就有点眉飞色舞了:“那还不是一个体户?个体户是自由了,可风险大啊!你现在都在亏钱呢,就没想过不做了?哪怕是有万贯家财,都不够败的啊……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