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三件疑物
杨四海是催促余耀前往特调局协商传国玉玺线索的事儿,余耀顺势问起有没有滕昆吾新的线索。
“暂时还没有,我看你还是来见面聊聊为好。我正好今天有空,中午你在这里吃个饭,我们食堂的大包子你不是赞不绝口么?”
余耀想了想便答应了。
到了京郊深山里的特调局,杨四海,杨锐一起迎接的余耀,三人随后坐到了杨四海的办公室。
杨锐见了余耀就挤眉弄眼,说:“还记得上次的线索吗?吴处长还真鼓捣到了!”
“啊?”余耀心想,上次杨锐去江州,还是自己帮着问的王奶奶。这里头,是关于民国时期的土匪王自全曾经得到过“传国玉玺”的线索。
说曹操,曹操到。余耀还没继续问,吴臣就推门进来了,手里拿着的,正是上次余耀见到的那个镶嵌紫金字体的盒子。
杨锐的性子比较外放,吴臣则比较儒雅内敛;不过吴臣好久没见余耀,见面之后,放下盒子,先给了一个拥抱。
“来,先看看。”吴臣指了指盒子。
余耀也没客套,打开一看,里面真有一方玉玺!
大气凝重,五龙盘钮;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鸟篆。
不过,这玉质······
余耀皱了皱眉,“这和之前我们推断的不一样,和小玉人还有小印章的玉质不同——这是独山玉的啊!”
这方独山玉的“传国玉玺”,颜色倒是比较特别,和小玉人、小印章的颜色有几分类似,通体蓝白色,只是微微泛绿。
独山玉是华夏四大名玉之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丰富,基本啥颜色都有;不过,像这么一大块都是均匀的蓝白色,而且显得有一定油性的,还真是不多见。
吴臣点点头,“我没说这就是真的。但是,这就是王自全当年得到的传国玉玺。你来看看年份!”
刚才余耀一瞅是独山玉,还真没细看年份,于是便上手仔细审视起来,同时问道,“几位领导有什么看法?”
吴臣应道,“我能看到秦汉!”
杨锐在玉石方面很自负,不管是华夏主流玉种还是缅甸翡翠,还经常赌石;他摆摆手,“我和老吴看法不一,我觉得顶多到宋。”
余耀又看了看杨四海,杨四海却道,“这个我不在行。我只知道独山玉开采历史悠久,远了不说,殷墟出土实物就有不少独山玉件,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其实,在“传国玉玺是和氏璧雕成”的大说法之中,单就和氏璧的材质,也有很多争论,蓝田玉,独山玉,甚至和田玉的说法都有。
独山玉的产地在南阳,南阳靠着发现和氏璧的“荆山”比较近,起码比蓝田、和田要近得多。
不过,余耀之前和特调局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传国玉玺应该就是和氏璧雕成的,而玉种,既不是蓝田玉,也不是独山玉,应该是一种特殊独立的玉种。
同时,如果和氏璧传国玉玺的材质,与他们之前发现的小玉人和小印章的材质相同,或者说小玉人和小印章就是制作传国玉玺的余料做的,那么,特调局已经做了检测,这是“天外来客”,也就是“陨玉”。
当然,在最终确定传国玉玺的实物之前,还不能百分百断定传国玉玺就是小玉人和小印章的材质。
“依我看,确实是宋代的,而且应该是北宋的。”余耀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锐微露得意,“单看这工艺风格,就应该到不了汉。”
吴臣没立即应声,拿起杨四海的白皮特供烟借花献佛派了一圈,点了烟才道:“但是这包浆格外厚重,而且比宋代的工艺要显得更加端庄大气。”
余耀应道,“包浆的确厚重,不过独山玉主要成分是‘蚀变辉长岩’,比软玉硬度高,包浆效果不一样的。这工艺风格,从整体来看,的确很是端庄大气,印钮的龙头和龙身造型,也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