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高顺三百里走单骑
备,根基已深,在徐扬之间苦心经营发展了整整三年半,而且还是相对轻徭薄赋、收拢民心的统治方式。
真要是直接跟刘备开打,不知多久才能搞定,自己的老巢早就被袁绍灭干净了。
曹操被所有谋士一起劝阻,终于冷静下来。决定明面上还是不提刘备的罪过,只是私下里给孙策的密诏里提一提。
大不了就把孙策卖了,换取与袁绍决战时的后背安稳!
最后,曹操还下令,尽可能久地封锁董承吕布之乱的内幕消息。
就算“许都发生了兵变”这一事件本身封锁不住,也要尽量散播烟雾弹,让外镇诸侯对兵变的规模、程度产生误判,尽量往低里误判。
而对于兵变的性质、动机这些主观信息,更要着力封锁,要误导外镇诸侯的解读。
什么“董承矫诏”之类的字眼,绝对要尽量多封住一段时间,最好“诏”这个字从头到尾都别出现。
哪怕袁绍会怀疑,但他肯定要再派人来许都刺探、复查核实。
考虑到往返需要时间,邺城距离许都足有七八百里,核查的细作一个往返可能就要十几二十日,再加上查证、决策的时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曹操估计他可以把许都兵变这个事件,拖延到十几天之后,才让袁绍风闻。而许都兵变的内幕原因、动机,或许能封住一个月。
南边的刘备,消息应该会比袁绍更灵通一些。因为高顺逃脱后,有可能直接带给刘备第一手内幕消息。
曹操还剩最后一个月,进行决战前的准备工作,时间一到,袁绍只要确认有那么一份“诏书”,别管真伪,袁绍肯定都会说这是真的。
然后,一直在找借口的袁绍,就会如愿以偿,数十万大军,会立刻南压。
曹操吩咐完关于如何封锁消息的问题后,耿纪、司马朗便起身告辞,准备去执行这个命令。
但曹操又想起一点,喊住了他们:“且慢!”
耿纪、司马朗转身:“司空还有何吩咐?”
曹操摸了摸胡子:“最近要竭力封锁矫诏之事,这一点且不必提。但是等矫诏实在瞒不住的时候,你们也要眼色准些,该及时调整说辞就及时调整,免得睁眼说瞎话伤了朝廷威信。
到了事不可为时,记得把这条真实消息散播出去:劝孤假借袁绍入寇、不得不亲自带兵北伐、去临洧亭驻扎两天后再杀个回马枪、勾引许都野心之人自己冒出来,这个计策,是贾文和想出来的。孤会因此重赏贾文和。”
耿纪、司马朗闻言,微微不寒而栗了一下,但也没觉得不妥——曹操这是要把贾诩彻底绑死在自己的战车上了,但也谈不上让属下背锅。
毕竟曹操不是问罪贾诩,而是重赏升官贾诩,这跟袁绍的推过迁怒于手下,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引蛇出洞做局弄死董承、吕布的计谋,也确实是贾诩出的,这点没冤枉他。
就好比后世很多人说“赵匡胤不可能是正史上写的那样、对陈桥兵变完全不知情、是喝醉了被属下拥戴的,因为赵匡胤出兵前,那个‘契丹入寇’的假消息,就是他的人散播的”。
贾诩当日之议、对曹操的启发效果,就差不多等同于陈桥兵变前那个教赵匡胤伪造契丹入寇的家伙了,说他是“平叛第一功臣”都没毛病。
如此一来,曹操就坐死了贾诩“两次扑灭还政天子希望”的历史定位,当年王允吕布讨董卓,最后是被贾诩教唆翻盘的。现在董承吕布讨曹操,也是被贾诩诡计翻盘的。
贾诩是全天下唯一一个先后奠定李傕郭汜挟君和曹操挟君的毒士,他这辈子已经没有退路、下不了船了。
这样,曹操后续再用贾诩,也就用得心安理得,永远不用担心这个老阴比背叛。
无论落在袁绍还是刘备手上,贾诩都逃不了万刀凌迟、碎尸拌粪的下场,只能跟着曹操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