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三章 纺织危机
三成左右。
从六十年代起,香港更注重发展附加值高的制衣业, 遂成为世界成衣中心。
1973年,香江成衣出口量首次超越意大利而摘取世界第一。1978年,香江虽然不及意大利同年出口值的三十三亿五千万美元,以三十三亿两千美元而退居第二位,但在世界制衣业强国如林的情况下,香港以一个弹丸之地的经济区,确实很厉害。
从八十年代初起,香港劳务成本高涨,粤省成为香港纺织制衣业的后方工厂,纺织品仍可在国际上保持强大的优势。
沪上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在五十年代前,沪上纺织品产量占全中国的一半以上。
沪上纺织业迁港有两次高潮。一次是香港沦陷前,当时沪上沦为日伪统治,而香港相对太平。
这些在港沪商的纺织厂,一小部分在日本战败迁回沪上,大部分则留在香港。
由于沪商的带动,香港本地商人开办了一些山寨式织布厂。
第二次迁港高潮,是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最初是举厂南迁,主要是纺织人才及资金的流入。这一次迁港规模较第一次大得多,并且遇到劳力资源丰富的大好时机——有几十万内地移民涌向香港,廉价劳力取之下尽。
在香港政府推行工业化之前,香港的纺织业已有相当的基础。在工业化起步时,纺织业一马当先,成为众业中的明星,带动了香港百业的发展。
在香港的华商界,从事纺织业的沪商率先打破粤商称霸的格局。
香港是不择细流、兼容并蓄的汪洋商海,只要有能力毅力,就能找到施展的舞台,逮住适宜的机遇,就可获得应有的财富与地位。
纺织业的沪商,有的跻身于香港百亿富豪俱乐部;有的晋身两局议员,显赫一时,饮誉香江。
现在要介绍的三位纺织工会的扛鼎人物,来香港之前,都不是纺织资本家。
陈廷骅是浙江宁波人,父亲是宁波的殷商。陈廷骅中学毕业,便早早在父亲手下学做生意。
那时的沪上商人,有半数是宁波籍人,另一半来自杭州、嘉兴、太湖平原。
父亲说:“要想成大事,非得去沪上不可。”
十几岁的陈廷骅便坐船来到沪上。陈廷骅做事踏实,加上父亲在沪上的宁波帮老关系颇多,才二十出头的陈廷骅,便担任三家宁波商行的总经理。
1949年,陈廷骅携带一批金银来到香港,在中环爱群行租了一间一百多平方英尺的写字间,从事棉纱、棉布生意。
内地移民大量涌向香港,市面混乱,人心不稳,加上语言不通,生意分外清淡。
陈廷骅觉得自己不适合在香港做贸易商,跟广东人打交道,听粤语如听外语。
于是,就起念做工业家。他首选的业种,自然是纺织业,这是沪上人的传统工业。
陈廷骅做事稳健,动了念头,又迟迟按兵不动。
陈廷骅一面观察时局,考察市场,物色人才;一面维持纺织品贸易,筹措资金。
1954年5月,他通过邀股,组建南丰纱厂有限公司。
第一间纱厂设在新界荃湾,那里地价便宜。纱厂资本额六十万港元,两年后建成投产,月产棉纱四百包,每包四百磅,全部供应香港的织布厂,是当时较大纱厂之一。
周文轩、安子介来港时间与陈廷骅差不多。和陈廷骅一样,他们来港前都不是纺织业的圈中人。
周文轩是苏州人,在家乡念书至初三,正值战争爆发。学校内迁,周文轩被迫中辍学业,到沪上的一家染厂做化验生。
有了一些积蓄后,便邀几个好友,办了一间里弄小厂,专门生产缝衣车针。周文轩交往最多的,是商场和制衣厂,他常常跑那些地方推销车针。
1949年5月,周文轩携妻加入了迁港的人流。
如果周文轩不来香港,或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