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甜枣
满,自己不会跳出来,却会撺掇别人跳出来。
真要是那样,可不妙。
三吴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隔三差五就冒出几个反贼搞事,四处流窜,袭扰郡县,官军四处平叛,只会疲于奔命。
兵马频繁调动,必然大幅增加开支,而时不时爆发的叛乱,会影响当地百姓生活,以及农业生产。
譬如某地,春天时爆发叛乱,即便官军很快将其平定,可百姓误了农时,一年的收成就会大受影响。
若叛乱爆发在秋天,影响也不小。
而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各郡县又要加强兵力驻守,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张铤认为,在之后开始的“检籍”之中,存粹使用武力,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要软硬兼施。
也就是打一棍,给一个甜枣,
所谓的“甜枣”,就是给庶族(寒族)以相对公正的入仕当官途径,只要保障这一点,庶族(寒族)地主们,会合作的。
行府兵制,让寒族子弟有机会以军功入仕,算是一个办法,但江南的地主未必愿意子弟从军,凭军功入仕。
因为打仗会死人的,不是哪个父母都舍得让自己的儿子上战场,也不是每个追逐功名的人,有勇气上阵杀敌。
尤其对于那些清高的读书人来说,从军就是“犯贱”。
张铤给的办法,是“吏转官”,实行另类的吏选(这里的吏指的就是吏,而不是官):
通过考核,将三吴地区一些确实有真才实学的郡县吏员,进一步提拔,为官(流外官)。
在新的职位上进行历练,为期一到三年,只要历练表现合格,就能“入流”,即成为流内官。
这里所指的“吏”,不是贱吏,而是佐吏级别的吏。
三吴地区的郡县佐吏,多为寒人子弟(小地主出身),多有宗亲,在地方上关系盘根错节。
只要让这些人有了盼头,并且切实吃到“甜枣”,那么为了好不容易获得的机会,就会配合朝廷的“检籍”、“检地”。
如此一来,反抗的情绪就会缓和。
而引入一些寒族子弟为流内官,可以让李笠获得更多的支持,将来就能以许多寒族出身的官员,构建起一支相对忠诚的官僚队伍。
李笠说:“这主意不错,但有局限性,等同于是给三吴地区的福利。”
张铤回答:“特事特办,一切,为了能顺利检籍、检地。”
李笠反问:“那别处呢?这个权宜之计,还是有局限性,应该给各地寒族子弟,以绕过九品中正制,入仕做官的机会。”
“明公是说...是之前提起的定期考试选拔?”张铤来了兴致,因为李笠如今是丞相,所以他对李笠的称呼,变成了“明公”。
李笠点头:“考试选拔,国子学就实行了许多年不是?而且据说高家的齐国,也曾在州郡召集学子入京考试,考试合格者有任用,这招数可不新鲜。”
他说到这里,笑起来,“但国朝的国子学考试制度,黑幕重重,你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张铤也笑了笑。
他作为昔日的“替考”,当然知道国子学考试选拔制度的各种黑幕,但是,这不是制度的错,是人的问题。
制定制度的人,带头违反制度,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制度沦为笑柄,这可不是制度的错。
“明公,虽然士族子弟多有滥竽充数者,但总体而言,才学出众者还是很多,若论考试,寒族子弟,可考不过他们。”
“若将考试选拔制度,从国子学放大到各地,恐怕,最后脱颖而出的,绝大多数是士族子弟。”
张铤的担心很现实,如今,大部分学问被士族垄断,甚至只有士族家里才有大量书籍可以翻阅。
寒族子弟要靠考试来和士族子弟竞争,是争不过的。
但李笠有了个主意:“你有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