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混不下去了
“……陛下恕罪,臣游历过的州府不多,既要远离村镇还得运输方便且靠近水源的地方真想不出。”周道登低着头,双手攥在一起像是在从记忆中使劲儿找寻,可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带着一脸讪讪的尬笑再次深深一揖。</br>“嗯,不懂就是不懂,很符合朕实事求是的倡导……”洪涛点了点头,故意说一半做个停顿,用眼光扫向其他人。</br>“……”得到的回应却是一片沉默和闪避的眼神,居然连王安也不愿意直视,只有王承恩傻呵呵的四下乱看。</br>“但光会实事求是只能做直臣,却做不了能臣。眼下朝廷除弊革新,正值用人之际,光有直臣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能臣。既然周尚书能实事求是,不如向前迈一步,再试试能不能做个能臣,毛纺厂朕就交给你去督建了。”</br>原本洪涛是打算把毛纺厂交给叶向高督建的,虽然方从哲正在努力表现试图抬高地位,可当走狗也得守规矩,有个先来后到。重用方从哲只是在督促叶向高加倍努力工作,还没有替换的想法。</br>但周道登的表现又让洪涛临时改变了想法,先让叶向高心慌几天吧,用建厂的机会试试这位周尚书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废物,好像更重要些。</br>皇帝的指派再次让屋子里陷入了沉寂,与上次不同的是众人都抬起了脸,眼神里包含着各种内容,纷纷投向了周道登。</br>周道登可以感受到同僚们目光里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非常炽热,他们好像在问:你小子隐藏的真是太深了,此前居然没看出来还有瞒天过海的本领。但也别高兴的太早,是福是祸走着瞧!</br>而这些眼神里的内容正是让周道登始料未及并深深畏惧的,生在世家名门中的他怎么可能是政界小白,也不是脑子不够用,否则即便进了国子监也无法考上进士。</br>他之所以表现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完全是因为对现状失去了信心。少年时的他也想成为大人物,也愿意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子成就一番大事业。</br>靠着家庭背景他接触到了不少当地官员,甚至还有朝中大员,准备为走上仕途做铺垫。但渐渐地他发现这条路有可能走不通,皇帝和朝臣们的所作所为好像无法让国家强大,而靠着自己的能力应该也无法左右时局。</br>于是青年时期的周道登并没有一腔热血,反而未老先衰,对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光宗耀祖完全失去了兴趣。可他毕竟还是个凡人,拗不过家族的力量,只能按照长辈们被安排好的道路前行。</br>进入仕途之后,周道登很快就坚定了之前的判断,即便皇帝正在努力革陈推新,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他看来只是回光返照。仅靠少数保皇派是斗不过满朝文武的,这一点在历史上已经被无数次证实过,再试一次也是枉然。</br>不过有一个人很让他从内心钦佩,那就是海军总督袁可立。站在他的角度上看新政的主力并不是皇帝,也不是两广总督李贽,恰恰就是袁可立。</br>如果没有海军给予保皇派足够的支持,别说推行新政,类似的旨意怕是都出不了紫禁城。同时也等于把所有罪责都担在了肩膀上,一旦新政失败,皇帝只要向文官集团服软就没什么大碍,袁可立却必须身败名裂。</br>从内心里讲,周道登也想成为这样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哪怕最终落得个粉身碎骨。然而他自问不具备袁可立的勇气和魄力,想一想妻儿,再想一想家族,就连试一试的胆量也没了,只能暗暗为袁可立祈祷。</br>怎么说呢,周道登并不觉得景阳皇帝是位明君。首先就是不够聪慧,历史上但凡有些作为的皇帝,都会在年轻时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天赋,比如汉高祖、唐太宗,即便出身最落魄的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