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王妃她心智七岁 > 49、第四十九章

49、第四十九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够的,一来确实因为大靖近年来和海外通商的关系导致大量以前未曾出现的治理难题和各种疑案出现,二来则是因为官僚系统本身就倾向于不断壮大自己,在位的永远是不干活的,活都是临时工干,这样一来当然人手不足。

人手年年不足,吕县令的黑历史吧,因为这个案子最后大理寺复核时发现了问题,并没有杀掉冤犯,所以吕县令的错误并不大,起复是合乎情理的。但

以此人普通的家族背景,谁会为他说话,将他调到这样一个富庶之地当地方官?

崔浩回答:“下官也觉得奇怪,但此事是吏部掌管,下官无权过问。”就算要调查吕县令的黑历史,也只能回镐京、走程序才能去吏部查。

司马萌不信他的说辞:“你来之前,没有做准备?”既然来之前就要查吕县令,当然要一查到底,崔浩一定在之前就做了准备,不可能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忘了查嫌疑人的案底。

这位王爷,心思其实很缜密啊。崔浩抱拳:“查过,案宗没有异常。”也就是说,推荐吕县令起复的人是谁,吏部没有记载,这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吕县令确实是因为吏部发现人手不足,然后从被罢官的官员中选出来的,没有中间人;第二,推荐吕县令的人就是吏部尚书自己,或者比吏部尚书等级更高的人,吏部官员不敢记下;第三,记载的小官偷懒,忘记写了,或者得到叮嘱,故意不写。

这些猜测,因为没有线索,暂且按下不提。崔浩此行,是为了查探吕县令和当地匪徒勾结一事。睢阳县出现匪徒劫道,是近两年的事情,吕县令是三年前到任的,最初接到行商报案,县衙就派人去清缴过那一带,但只找到废弃的匪徒巢穴,人早就跑了。这帮匪徒不知从何而来,人数不明,成分据说很复杂,既有睢阳当地游手好闲的好事之徒,也要从其他地方为躲避官府追捕而加入的亡命徒。

睢阳水陆交通发达,加之行商人数多、运货量大,这群人的行踪飘忽,出手时间全无规律,几乎防不胜防。有时会在阴雨天抢劫山路上落单的外地商人,有时候会在晚上劫掠码头上卸下的成堆货物,搞得商人怨声载道。当地官府也请驻军围剿过好几次,但这群人就像生了千里眼顺风耳一样,每次围剿,都是听到风声就跑,过一段时间再回来继续。如此一来,大大影响了睢阳的商贸,一县兵力有限,吕县令不得不多请几家镖局派驻分部,官府让镖局押镖,专管睢阳段几条要道,镖钱由官府出大头,商人再出一小部分。如此一来,被抢劫的频率大大下降,只要不图快抄近路,基本上不会遇到劫匪,和全

部货物都损失掉以及绕道的交通成本相比,一点镖钱完全可以接受,于是被吓跑的商人又回来了。

到了今年,虽然偶尔还会出现有人被劫镖的消息,但几乎都是不值钱的木炭等小本生意,鲜少有香料茶叶丝绸这类大宗商品的劫掠案,吕县令的办法奏效,还有商会给他送牌匾,道他是为民着想的好官。

但是那伙劫匪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甚至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吕县令和那伙劫匪形成了某种默契。镖局现在基本只出几个人意思意思押镖,到底官府有没有给钱,不好说,反正商人的买路钱是必须给的,假设镖局和当地官府是分赃形式,那么等于商人除了城门税外,还要多给吕县令缴纳一笔买路钱,量虽然小,但睢阳的货物吞吐量大,积少成多,非常可观。

再考虑到那伙劫匪屡次在围剿中逃跑,不由得不让人怀疑是内鬼走漏风声,而目前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谁?当然是吕县令,他非但没有因为劫匪一事而被二次罢官,反而因为财政富余、百姓安康而政绩卓越,很可能升任州官。

那伙偶尔抢一抢小生意的劫匪,更像是给商人们提醒,他们还在,买路钱还得交的存在。崔浩调查下来,甚至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贼窝,他们或许平时就住在睢阳县城,只在有需要的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