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166 裂痕
抵京后,康熙先去宁寿宫向皇太后问安。
虽然康熙和嫡母皇太后这对母子是半路出家,但不管是真心还是伪装,多年来康熙都对皇太后做到了孝顺敬爱,是朝野公认的孝子。
皇太后能在孝庄太后过世后日子仍旧过得舒畅,少不了康熙的孝敬。不管康熙心中对登基后才熟悉起来的嫡母有几分情谊,但几十年来他的表现都挑不出一丝错,真正地做到了孝顺敬爱。
探望过皇太后,接受了皇太后的关心,又叙了叙母子之情,康熙接着又到尚书房巡视了一圈,与尚书房读书的儿子们打了个照面,考察了一番他们的功课。
这次驾临尚书房,康熙格外关注三阿哥,对他嘘寒问暖、关爱有加,生动地向众位皇子展示了什么叫做慈父。
康·海王·熙探望过嫡母,考察过皇子们的功课,又去后宫里转了一圈。
他先去启祥宫看望公主们,然后在东西六宫各处打转,慰问后宫中的妃嫔,钮祜禄贵妃和惠荣宜德四妃都没有落下,还特意关心了身怀有孕的庶妃章佳氏和储秀宫妃,端水端得好不快乐。
不过这一次康熙的端水并没有兼顾到每一个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海王·康熙漏掉了一个在朝堂后宫都十分显眼且重要的人——太子。
康熙回京后,一直对太子不闻不问,不复从前每次离京归来时对太子的思念亲近,似乎是有意冷落太子。显然,康熙对太子侍疾时的表现仍旧耿耿于怀,并没有释怀,与太子和好如初。
自从二阿哥胤礽两岁时被立为太子,在过去的十四年里,康熙一直对他悉心照料、爱护有加,不仅将他视作重要的继承人,还在太子身上倾注了超过九成的父爱。
在这之前,康熙一直是用父亲的角度去看待太子。但在经历了自己重病时太子的冷漠后,康熙第一次地意识到,太子长大了,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万事依靠他、听从他的好儿子了。
太子是储君,是名正言顺地皇位继承人。
康熙重病缠身时,本就情绪低落容易多思,面对太子的冷漠,他免不了去思量,太子的漠不关心,究竟是单纯地不关心他的病情、不在乎他的安危,还是根本就盼着他去死,好水到渠成地继承皇位登基为帝?
作为一个少年登基的皇帝,康熙必然对手中的权力抱有独占欲。
他如今正值壮年,虽然疼爱太子,此前也一直将太子视作合格的储君,自豪于太子这个继承人的优秀,但康熙从来没有想过壮年就给太子让位。
这既是出于对权力的不舍,也是康熙认为太子太过年轻还不足以扛起江山重任。
在经历了侍疾时太子对自己病情的漠视后,康熙第一次悚然而惊地意识到,太子长大后长出了獠牙,开始觊觎他的位置和权柄,太子从他最亲近最喜爱的儿子变成了隐藏的对手。
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薨逝后,康熙既当爹又当娘地把太子拉扯长大,在他身上耗费了太多时间,倾注了太多心血。
康熙宠爱重视太子已经形成了惯性,这个惯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扭转的,习惯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
但被伤了心且警惕起来的康熙对太子的态度终究是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两人之间有了第一道清晰可见的裂痕。
有句话叫做“破镜难圆”,虽然康熙和太子之间的父子之情并没有完全破碎,但镜面上终究是留下了裂痕,无论怎么弥补也没有办法将裂痕补上,将伤疤祛除得不留一丝痕迹。
太子和三阿哥被康熙从前线赶回京城,太子固然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三阿哥却是个十足的倒霉蛋。
三阿哥完全是被太子给牵连的,本身其实没有错处,只是运气不好,做了城门失火时被殃及到的池鱼。
许是对三阿哥深感歉疚,康熙掐指算了算,发现三阿哥今年虚岁十五,刚满十三周岁,和大阿哥大婚时的年龄差不多,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