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经营开封的要务
道:“先不要说出来,写在纸上,再评说。”
于是陈永福、李岩、傅宗龙每人都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三人到了范青桌旁,一起把自己的纸单放下,只见陈永福写的“治河”两个字,李岩写的是“秋收”,傅宗龙则写了“科举”。
范青笑问陈永福,“为何治河最重要?”
陈永福用手道:“大将军和诸将都来自与陕西高原,没有经历过黄河决口,黄水泛滥,也不能体会它的危害。水火无情,普通殷实家庭,一旦遇到水灾或火灾,立刻倾家荡产,沦为难民,流离失所,更有不计其数的百姓被淹死或失去亲人。而且水灾之后,田地淹没,粮食断绝,饥荒瘟疫也随之而来。所以水患实在是大患,开封城在黄河水面下十多米,百万居民受黄水威胁。往年汛期之时,往往有十几万开封壮丁在堤坝上防汛。而今年由于战争,堤坝上人数不多,虽然大将军派遣了三万士兵防备,但他们大多都是外地人,没有防汛经验。大将军好不容易才得到开封城,如果想要经营好开封,那么防治水患要放在首位。否则一旦大水淹没开封,一切化为乌有,还谈什么经营、治理呢!”
范青和李岩、傅宗龙都听得连连点头,范青道:“这次官军的壬癸之计也给我很大警示,若想在开封立足,不做好黄河治理是不行的,经营开封,防汛第一。”说完在一张纸上,在首要位置写了“防汛”二字。
随后,看李岩的“秋收”,李岩解释道:“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粮食充足,人心才能稳定,才可以做各种民政事务。我的秋收,不止粮食收割,还包括秋收以后,冬小麦的耕种,如何召集流亡,分发耕牛种子,组织恢复农业生产,总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土地经营好,咱们在开封就站稳了一半脚跟。”
范青点头道:“说得好,设官理民,召集流亡,本来就是咱们的计划,可排在第二位。”于是在防汛之下写下“秋收”二字。
傅宗龙写的是“科举”,傅宗龙拱手道:“科举是笼络读书人的最好方式,而读书人大多是士绅阶层,掌握舆论,俗话说‘好坏全凭一张口’,笼络读书人,就等于笼络了士绅阶层,也等于招揽了人才,这是收拢人心的最好方式。属下建议,礼尊孔孟、表彰文明、举行科举,延揽人才,是咱们经营开封的重点。”
范青点点头道:“很好,这一条可以排在第三位。”说完在秋收的下面写下“科举”二字。
范青看看纸上这三条,道:“要想把你们说的三件事办好,必须有公平公正,强而有力的法纪来维持,我再添上一条。”说完,在上面三条的下面又写下两个字“刑狱!”
范青道:“刑狱公正,军记严明,才能取信于民,才能组织百姓进行以上三条计划。”
李岩三人一起点头。
范青道:“这四条,就是咱们经营开封的目标,有了这四个条目提纲挈领,做事情就有了方向,咱们同心协力,一起把开封经营好。”
李岩三人又是一起拱手道:“遵命。”
这时候,卫兵已经把王奎押入大帐,他戴着手铐脚镣,进到大帐中,却不对众人行礼,只是昂首站立,一脸不屑的表情。
范青微微一笑,道:“给王县令去掉刑具,赐座。”
亲兵上前给他解开刑具,搬来一把座椅。王奎却不坐下,冷冷的看着范青,道:“贼寇,有什么话快说,想让我向他们一样忘恩负义、背叛朝廷,与你相对坐谈,言笑晏晏,作摇尾乞怜之态,休想!”说完用鄙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傅宗龙和陈永福。
范青微笑道:“自古以来,事物消涨,盛衰变化,乃是天道常理。任何王朝不论多么强大,都有盛世,有衰亡,明朝立国二百七十年,自古以来的王朝中属于时间最长,现在已经到了末世,露出衰亡之兆。有识之士莫不顺应天意,弃暗投明,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