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第 99 章 ˇ 第九十九章
寒夜的深典中 , 有一家馄饨摊子开着 。
竹竿挑着一张已经泛黄的旌旗 , 上书 「 宋家馄饨 「 四个字 , 店主挑了两只大木箱 , 一只烧着热水 , 一旁备着碗筷 , 另一只正在做馄饨 , 案板上做好了许多白胖的馄饨 , 旁侧有十多个陶瓷的小罐 , 里头是虾皮 、 茱萸 、 芫菜 、 胡椒等各种香料 。
一旁支着三四张小木桌 , 只有一位容人坐在桌旁 。
此人甚是奇特 , 戴着一顶斗笠 , 只能看到一半瘦削而下巴弧线优美的脸 , 气质凝肃 , 手肘以银扣的麝皮护腕包裹 , 身后还站着两个挎刀的大汉 , 一看就来历不凡 , 却一言不发地 , 等着一碗馄饨送上来 。
烧着的热水腾起濮胧的雾气 , 店主揭开木盖 , 浓郁的水汽和羊骨骷汤的鲜香弥漫开来 。 雾气散去 , 只见翻滚的浓汤中滚着十多只馄饨 , 店主用竹制的苍篱将馄饨百到碗中 , 百了浓汤 , 加了各式各样的香料 , 最后又洒上一把芫菜 ,
才端到了容人面前 。
他并未因为客人的奇特 , 而有什么惧怕或者诡媚 , 只是笑着说 : “ 客倌 ,
我这宋家馄饨 , 已经在此开了十多年了 , 用料都是最好的 , 是远近闻名的好口碑 。 客倌是第一次来 , 吃了便知了 ! “
赵瑾没有说话 , 垂眸看着眼前的这碗馄饨 。
汤浓馄饨饱满 , 清香的芫菜 , 咸香的虾皮 , 升腾的雾气浸润了他的睫毛 。
他从筷筒中拿出一双销子 , 一只木勺开始吃起来 。
有个随从快步走来 , 在他面前站定 , 拱手禀报道 :“ 指挥使 , 谢家娘子的马车出来了 …... 朝谢家回去了 ! “
赵瑾眼神一冷 , 他追查谢昭宁至此 , 这谢氏药行附近却十分奇怪 , 探子有去无回 , 根本无法深入 。 他正欲以令牌调遣皇城司军队之人前来 , 却看到几名玄衣斗笠之人朝州桥而去 , 他带人追了上去 , 但这些人过了州桥就直朝着御街去 , 很快就混入了人群之中 。 赵瑾立刻意识到 , 这些人就算真的是罗山会的人 , 也不是要紧之人 , 而是故意来引开他们视线的 。
在此前 , 他查谢昭宁还不过是随手一查 , 但遇到了这桩事 , 赵瑾越发觉得谢昭宁的确可疑 。
他握住了一旁的佩剑起身 , 扔了十多文银钱在桌上 , 朝着巷子口走去 , 低声道 : “ 追上她 , 若发现可疑之人 , 格杀 ! “
他一动 , 随巷中立刻走出了许多皇城司之人跟在他身后 , 阵仗不可小颜 。
店主的馄饨摊在此开了许多年 , 许多人都闻名来吃他家馄饨 , 大小官吊都见了不少 。 但是见这般多皇城司的人 , 也吓得腿有些发软 , 连桌上的银钱都一时不敢去收 。
赵瑾纵马穿过巷口 , 马蹄声隆隆 , 可却在拐角要进入御街的地方 , 被从另一条巷子中跑出来的马匹拦住 。 那马被主人勒住 , 高高地仰头嘶鸣 , 此处处于御街拐角 , 并无许多人 , 赵瑾看到来人的脸时 , 有些惊诉 , 此人生得端胡须 , 方正的脸型 , 正是冯远 !
冯远乃何人 , 他可是贴身保护君上的殿前司副指挥使 , 等闲之事绝不可能让他出动的 !
他立刻勒住了马 , 后面皇城司众人皆都停了下来 。 他问道 :“ 冯指拂使 , 您如何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