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魏王(一)
贞观十五年的冬天, 来得似乎比从前都要更早一些。
长安城中银装素裹,几个侍卫正带着一身布衣的魏王李泰离开长安。
魏王李泰, 当今圣人和皇后殿下的第二子, 小名青雀。五年前,魏王曾经因为一念之差, 怂恿东宫的侍女风铃教唆太子妃陷害齐王妃,那时太子妃虽然只是才入宫中, 许多事情都只是尚在熟悉阶段, 但心若明镜似的, 没让风铃得逞。后来在审问风铃的时候, 精通调香之术的太子妃用安神散令风铃在似梦非梦的情况下,将她受魏王教唆的事情和盘托出。
魏王李泰当时便是存了夺嫡之心,想要将自己的兄长李承乾取而代之。
只是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太子妃苏妧会有那么一招,令他的谋划猝不及防地被公开。
所幸,虽然风铃将他供了出来,但他还有话可以辩解,加上他那时年少,一切都可以用年少无知来脱罪, 而父亲和母亲对他十分心软, 只将他贬到了长安城外的承恩寺吃斋念佛,反省自己。
在承恩寺中,佛祖慈眉善目,俯视众生。
李泰对着佛像, 心中并不平静。
他自小便十分聪颖,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夸奖的对象,父亲也十分宠爱他。与兄长李承乾相比,他似乎并没什么会输给兄长。
除了……他出生得比较晚。
难道出生得晚一点,就必须要低人一等了吗?
怎么会呢?
父亲本也不是阿翁的嫡长子,可他还是当了皇太子,他甚至在阿翁还是圣人的时候,令圣人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基。
他既然是父亲的儿子,为何不能效仿父亲呢?
李泰觉得,太子之位,是可以谋划的。
父亲和母亲希望他能在慈恩寺中静思己过,可以的。静思己过的魏王李泰日日夜夜都在想自己的过到底在什么地方,与此同时,魏王府的幕僚并未抛弃他,那些幕僚也时常在休沐的时候到慈恩寺来烧香拜佛说禅。
他们借着说禅之名,用他们才会懂的暗语,交流着朝堂中的局势。
洛阳水灾了,圣人本想要自己去洛阳巡视,但本群臣拦下。圣人不去,就改为皇太子去,皇太子一个人去就算了,居然还带上太子妃……幕僚与他这么说。
李泰原本想,去洛阳就去洛阳呗。
他的太子阿兄却是从小就受群臣称赞,可是阿兄也是从小养尊处优,何时吃过苦头?听说还是与不假辞色的御史中丞方易文一同去的洛阳,李泰觉得自己都能想象到他的太子阿兄在洛阳会是怎样的灰头土脸。
光是想,就已经十分令他精神振奋,更别说阿兄还带上了太子妃苏妧。
太子阿兄对苏妧的喜爱李泰是见过的,恨不能将她捧在手心上,让天下人都与他一样宠爱苏妧。
这对夫妻到了洛阳,怕且只是借着去洛阳巡视灾情,实际上是去游山玩水的吧?
李泰确实是这么想的,与此同时,他也在想,既然阿兄和阿嫂都表现得对洛阳的灾情如此关心,那么他该要怎么做呢?
那时的魏王李泰在住持心中,是个爱吃的小胖子,虽然出身贵不可言,但却毫无架,很聪明,能举一反三。他看了佛经,为了使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能懂佛经所传达的真意,魏王还亲自写了佛经故事,写完之后,做好事不留名,让住持保守秘密。
住持心中十分感叹,魏王讨当今圣人喜欢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心中已经有所偏爱,因此当魏王在与住持说禅时,无意中提起洛阳百姓因为水灾而无处安身,该要如何是好?
住持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魏王放心,佛祖都看着他们呢。
魏王:“可我身为天子之后,我父亲的子民正在遭受痛苦,身为儿子的是,也要为父亲分忧。太子阿兄为此还亲自到了洛阳去巡视灾情,而我却一身轻松与住持谈论佛法。佛法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