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找人(2)
徐子初在赵郁帐篷外守着,免得他在不理智的情况下贸然做出决定,看他那样子徐子初也能猜到几分,他手里的信交代的是谁的情况。可现在不管是谁,都没有眼下西北重要,这回若不是他们来西北及时,只怕早让那些蛮夷有机可乘。
没多久赵郁就唤亲信进去,一连传达了三四次命令下去,徐子初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他来不及思考娇芙如何失踪,倒是暗自松了一口气,赵郁只说将渝州城的事交给李伯恩处置,自己并没有回去的心思。只要他不丢下兵将离开,一切都好商量。
赵保承正在城主府养伤,他这回差点着了东夷的人陷阱,幸亏赵郁及时赶到将他救下,要不然非得把命搭上,不过赵保承还是伤得不轻,腰间与胸前两刀,刀刀见骨。
好在经过三个月养伤,赵保承慢慢调理下,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他收到徐子初来请,以为有要事发生,顾不上会牵动伤口,套上衣物匆匆赶往大军驻扎地,哪怕知晓赵郁本事颇大,可他好歹是晚辈,亲叔叔还是担忧侄儿的。
可等他一路来到军营,却没察觉到异样,他看了眼守在赵郁主帐篷外的徐子初,皱了皱眉头,“怎么回事?”
徐子初将赵保承请到一边,低声将他知道事告知赵保承。他怕赵郁因为娇芙情绪失控,将眼下的事弃之不顾,他一人可劝不过赵郁,这才将赵保承请来坐镇,哪怕赵郁任性,这里也有主心骨在。不过似乎赵郁已经冷静下来,帐内趋于平静,赵保承倒是白跑一趟。
谁知赵保承听完,露出意料之中的神色,他笑了笑道:“我还以为是何事,徐子初枉你跟在赵郁身边多年,竟然觉得他是将大军丢下不管之人,你未免太小瞧他了,也太小瞧赵家儿郎。”赵郁选择留下来,赵保承根本不觉得奇怪,若他今日当真因为一封信,不管不顾,当场喊着要回渝州,那才是怪事。
徐子初沉默不语,他从来不小瞧赵家儿郎。他也是自幼熟读史书,听着各种名人事迹长大,后面跟随赵郁身后,关于赵家的事知道得便更多。
赵家不知流传多少年,奇怪的是从未有赵家人称帝。可不管是哪朝
哪代,总有影响局势的赵姓人家出现,他们这些人似乎是赵家刻意培养,他们各色各样,或谄媚献上,或忠心赤忱,或功高盖主,或低调伏蛰,那些不同人走的路全然不同,至于路的尽头归处,只能靠自己走出来。但变不了的是若江山出现动荡,总有赵家人挺身而出。
鲜少有人晓得,开国四大将军之首的赵大将军,曾是前朝赵王第五子,庶子出身不得宠爱,却生得有勇有谋。
前朝秦哀帝昏庸无道、毫无建树,惹得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最后万里河山皆陷入混乱之中。
当时的赵王第五子,也就是开国将军赵大将军借着赵王势力,揭兵起义。后来途中遇到太/祖,决定誓死追随太/祖。而在此期间,他曾经就放弃过自己的嫡妻幼儿。
当时赵大将军浴血奋战,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敌军试图策反赵大将军,奈何赵大将军不为所动,敌军怀恨在心,将赵夫人与其幼子所俘。
敌军以赵夫人与幼子为条件,要求赵大将军放弃手下刚攻破的三座城,只要赵大将军肯放弃,他们便将赵大将军妻儿安然归还。
那时赵大将军所占据的城池乃是兵家必占的函谷关,难攻易守之地,若他领兵撤离,届时再想回到函谷关,便是难于登天。况且城中局势并不稳定,函谷关内稍有势力之人,仗着自己地处优越便恨不得拥兵为王。赵大将军为了城中百姓安全只能行缓兵之计,拖延敌军时间,等他稳固城中局势,再回头解救妻儿。
可等赵大将军想救出妻儿时,赵夫人早已领着幼儿跳下城楼自尽而亡,可也正是因为赵大将军稳定函谷关局势,没让敌军再往前半寸,最后才让拥助周武帝夺得江山,结束了这场持续七十年的战乱。
若是没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