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清穿在红楼世界认真生活 > 朝堂反应

朝堂反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活脱脱就是个稚气未脱的女童。

林老爷也随他们。

来到城外没多远,言娘看到热火朝天的砖窑。

“这儿的地还是林家的吗?”言娘知道砖窑归官府了,不清楚土地情况。

“不是了。官府用咱们现在去的庄子和沿海的土地,和我置换了几个城门外的地。”林老爷闲适的摇摇扇子。

“沿海的土地啊。那有机会带孩子们去海边挖贝壳。别跟着老爷在沿海呆了几年,以后回去了,人家一问孩子们见没见过大海,孩子们说没见过啊。那就闹笑话了。”

自从晒盐之法出来后,靠海的土地价格暴涨。看来林老爷在这次交易中没吃亏。

大清有漫长的海岸线,当地人晒盐自己吃、少量售卖官府也拦不住,民不举官不究。

反正大清地域辽阔,现在盐价下来了,跑太远販盐也不划算。大头还是在朝廷手里。

“下一次带你们去海边!”林老爷懒懒的扫了言娘一眼,许诺道。

“哦,太好了。谢谢爹。”两个孩子在旁边听过大人说话后,欢呼道。

言娘隐晦的翻了个白眼,老娘的功劳呢。

言娘趴到另一个车窗往外看,一个个大坑,坑里还有积水,坑边岸上种了树。

离得远,也看不清是什么树。

这应该是挖土烧砖后剩的坑。

言娘记得自己上世小时候,村子南边有一个砖窑,农闲的时候,不少村民都去那儿打工挣钱。

砖窑附近就有一个大坑。

那时候有挖土机,那个坑好大好深,似乎每年都听说有人在那儿游泳淹死了。

“老爷,这个坑要不要填了,太深会淹死人的。”林老爷没想到言娘会这样说。

就坐直身子也往外看了一下。

“这些坑都承包到村了。出海打鱼总有危险。村民们用来养鱼,逢年过节每户总能分到几条鱼。看到那岸上的树了没?”林老爷用扇子随意指了一下。

“嗯,那时什么树啊?”言娘好奇的问道。

“桑树。多亏了言娘的干果店,现在百姓也重视果树了。”林老爷赞许的看了一下言娘。

言娘微笑。老娘我棒棒哒。

“种桑树还能养蚕呢。这个主意是谁想到的?”言娘好奇道。

看到微笑不语的林老爷,“不会是老爷你吧?”

林老爷矜持的颔首。

“这不是那什么桑什么鱼······”言娘记不清了。

“桑基鱼塘。”黛玉下意识的答到。

等言娘看她的时候,红了脸。

“大姑娘博闻强记啊。”言娘羡慕。可惜这智商是天生的,羡慕不来。

“什么是桑基鱼塘?”这儿有个幼儿园没毕业的小文盲。

黛玉小老师又要开课啦。

“不过,这儿雨水多,还有可能有飓风,水漫出池塘,鱼都跑了怎么办?”言娘为老百姓忧心。

“坑坑有通路相连,还有排水渠。”林老爷淡定的说到。

“老爷真是个好官,考虑周详。”言娘感叹。

聪明人是不是做事儿都这样,走一步看三步。

真让普通人压力山大。

林老爷这一次带大家出来,一是让大家出来透透气。二就是心腹来报四轮马车好了,林老爷就带言娘来看看。

到了庄子后,把孩子们安置好。

言娘就心急的要去看大马车了。

现在的两轮马车车厢太小,不能把把一家人都装下。

要是四轮大马车,车厢里铺的软软的,三胞胎完全能在里面爬着玩。

到时候,一家人在一起,逗孩子玩多好。

林老爷没让下人们跟着,自己带着言娘步行去研制马车的院子。

跟着林老爷大约走了大约一刻钟,绕过一片果林,又绕过一片竹林,曲径通幽的来到一个院门面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