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 51 章
下去。
等第二日,前来探病的人便又多了些,也有两三家是当家太太亲自过来的。有大管家娘子与林旺家的陪着,黛玉又刚刚七岁,便有些礼节不周之处,别人也不好挑礼——真正与林如海交好的人家,谁不知道林府的情况?
贾敏这个当家主母病卧在床,府里又没有长辈或是年岁大些的平辈依靠,黛玉能站出来待客,已经算是疼惜母亲为母分忧了。想明白的来客,看向黛玉的目光里都透出疼爱与赞赏来,觉得这个小姑娘待客虽还有些生疏,却是孝顺能干的。
不知不觉间替黛玉收获一波好感的贾敏,在听到林如海说已经有人开始弹赅大皇子党羽之后,心情越加畅快起来,就连皇帝还要让人去查证都不在意了。
贾敏与林如海都想得明白,自己在意也没有用:现在的皇帝对大皇子疑心最大,也最想消弱大皇子势力好去除他对自己皇位的威胁。如果说有人弹赅林如海,皇帝让人查证
是为证明林如海的清白,这些大皇子党羽面临的,该是栽赃嫁祸了。
大皇子坏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贾敏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上一世她判断的究竟准不准确,如果没有她的参与,最终登上皇位的会不会真是三皇子。
想到林如海这样费心费力扳倒大皇子,最终却让三皇子捡了便宜,贾敏心里就一阵阵的不爽。如果最后上位的还是那个三皇子,不做点儿什么好象对不起自己的样子。
贾敏有个这念头也不足为奇,原著里林如海最终捐馆扬州府,已经做了太上皇的现皇帝,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腹被人搞掉没有丝毫表示,明显是与新任皇帝达成了某种协议,任由着新任皇帝对林如海下手。
如果说太上皇将林如海当成了弃子,那新任皇帝就是导致林如海死亡的元凶,也是导致黛玉一生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
别说贾敏危言耸听。原著里黛玉抛父进京都,走得匆忙不匆忙,狼狈不狼狈?是不是连点儿土仪特产都没带?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是以孝治天下,黛玉却在原主刚刚入土为安的情况下就进了京,连孝都没有给原主守。
身为士大夫的林如海,真的只为了让黛玉得到好的教养,就连基本的守孝之礼都不顾了?要知道,女子没有女性长辈教养不好嫁人,这不孝之人更不好婚嫁。
还有,一般人家晚辈远道拜见长辈,怎么也得有些见面礼吧?可是黛玉就两手空空跟贾母见面了,为此还让王夫人用发月钱、拿做衣裳的料子给挤兑了一番。
是,王夫人做得不地道,可是林如海行事,让王夫人有了挤兑黛玉的理由,也是事实——林如海连基本的见面礼都没替黛玉准备,所以王夫人挤兑黛玉,贾母只能装没听见,因为她没有办法替黛玉出头遮掩!
若是黛玉的行李稍微丰富一点儿,王夫人也不敢拿衣裳说事:荣国府都寅吃卯粮了,还四季不落的给姑娘们做衣裳打首饰呢,何况黛玉这个林家唯一的女儿?哪家大户人家的姑娘自己没有衣裳,要到亲戚家现做?
如果说是曹大大惜墨如金,不屑描写这般小事,为什么在贾琏送黛玉回扬州那么忙乱的场面之下,曹大大还是
写下了“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几个字?所以黛玉见贾母还有两个舅舅舅母,曹大大对进献长辈的礼物不着一墨,是因为黛玉原本就没带拜见之物。
黛玉一进荣国府,与其说是贾母几次三番派人接进京中教养,更象是林如海匆匆送女入京逃难。而林如海几年对黛玉漠不关心,更象是为了让别人忘了他还有一个女儿。
想到这里,贾敏看向林如海的眼光就变了,觉得自己最初觉得林如海在黛玉进京后对她不闻不问,是心里没有这个女儿,有些错怪他了。林如海被这目光看得一愣,如果他没看错的话,夫人这是在惭愧什么?
要惭愧也该是他惭愧好不好?林如海想想夫人与他成亲以来过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