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官场,欢场,明暗规矩
“什么官?”
“姓甚名谁?他事先可知我等在此?”
……
在场众人,除了韩青之外,全都是微微一愣。质问的话,纷纷脱口而出。
大宋官员待遇高,朝廷不禁止官员用公款喝酒狎妓。但是,一位官员擅离职守,从长安追到宁州来给歌姬捧场,就有点太过分了。
更何况,李昇本人,还顶着一个右巡使的名头。向皇帝汇报检举地方官员的出格行为,乃是他职责所在。
“他,他自称是西头供奉官。具体何职,小的没敢多问!”史掌柜人老成精,听出众官员语气不对,赶紧想办法一推二五六。“各位贵客可否需要跟他相识?如果需要,小的这就过去知会他,然后命人将包厢打通。”
除了韩青和杨旭之外,在场其他官员闻听此言,立刻笑着摇头。
“原来是个小使臣,怪不得出手如此豪阔!”
“不必了,我等都有公务在身,与他一个闲人没多少话可说!”
“也不知道谁家子侄,唉,拿父辈的血汗如此挥霍?”
“同样是将门之后,似杨翊麾和韩巡检这般,文能考入太学上舍,武能上阵厮杀,方是俊杰。欢场上拿马蹄金砸歌姬,实在有辱父辈英名!”
“是啊,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最后两句,却是专门针对杨旭和韩青而说。弄得韩青两眼发懵,又花了些功夫,才终于弄清楚了众人为何绕来绕去,又把话题绕到了自己头上。
原来,所谓西班小使臣,并非一个单独的官职。而是大宋对某一类官职总称。
这类官职,通常由都由地方节度使或者封疆大吏的子弟占据,级别从正八到从六不等。不需要任何考试,凭着父辈的功劳和颜面,就能担任。
只是如此一来,对于真正在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和寒窗苦读考取功名的书生,未免太不公平。所以,通常西班小使臣,都只拿一份优厚俸禄。不会承担任何实际差事,甚至坐在家中,就算去汴梁履行了职务。
吕行延等人都是经过多次科举考试,才成功鱼跃龙门的文官,数落起西班小使臣来,当然不会留任何情面。
但是,大伙却不愿让同样为将门子弟的杨旭和韩青两个多心,所以才又根据二人的情况,追加了两句奉承话,以划清先前攻击范围,避免误伤。
不过,在韩青的二十一世纪眼光看来,大伙的此举纯属多余。
按照二十一世纪的医学理论,人生,乃是从受精卵开始。
大伙都是凭本事投胎,有谁投到富贵之家,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既然是投胎的赢家,有什么好丢人的?
至于用马蹄金捧角儿,对于封疆大吏的儿子,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么?
他如果不花钱捧角儿,而是子承父业,天天整顿兵马,闻鸡起舞,大宋朝廷里头,还有几人能睡得成安稳觉?
虽然心里的想法,与众人格格不入。然而,以一位三十六岁男人的老练,韩青表面上的反应,却跟在场其他人,别无二致。令一干同僚们,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连带着对他被赶出汴梁的遭遇,都开始同情了起来。
同情韩青的遭遇,难免对朝廷的一些举措,就做出一些品评。以吕行延的老到,怎么可能准许大伙如此跑题?
听了几句,就赶紧举着茶盏,笑呵呵地提议:“今日德馨奉命前往夏州宣读圣旨,虽然不是一探虎穴,却也要周旋于群狼之间。而以德馨的本事,想必也会如班定远(班超)和张博望(张骞)那样,扬威于域外。令那党项群丑,知道我大宋止戈罢战,并非畏惧其蛮恶。而是不忍让夏州无辜百姓,流血漂杵!”
“那是自然,官家之所以委李兄右巡使之职,就是将夏州仍然视为大宋一隅!”
“李兄高才,在汴梁就有小相如之名。此番去了夏州,定然能一展身手!”(注: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