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是山神 > 第432章 僭妄

第432章 僭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禅让大仪之后,令狐占便由使者口中得到了令狐垂第二道圣旨,限5日内长安城内30万鲜卑军民,要悉数东迁返乡。

妈的,毕竟鲜卑族人全民兵制,这30万的力量绝对不能忽视的。虽说东迁族众是之前商量好的,但令狐垂这老狐狸,急欲以归乡名义,要强行消弱我的力量啊。心中做此想,嘴上却领旨称颂。待私下相询问,段中舟及呼延胜却踌躇不语,呼延胜还好理解,其人粗鲁无行,反复阴郁,部下多有不喜,他回去还不早晚被皇上随便找借口就给杀了。却是段中舟,历史上令狐占死后,他的确是接过王位的,但马上又被令狐永所杀。可那时他在情势所逼之下,也只能那样走下去。

可如今,令狐垂继任大宝,他若领30万及其麾下数万铁骑归依中山的话,也许能得到大将军的封号的,但谁又能做得了保证呢?况且段中舟也的确有私下打算,他本人也是鲜卑大族后裔,自父祖起一直在令狐垂帐下效力,但如今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正是开疆辟土的大好时机,是故才有历史上杀令狐占自立为王的举动。

可如今,禅让一事已暂时平息了令狐族内的矛盾,他不禁有些气馁,现在让他回去,他深知永世无翻身之日了,于是心下踌躇着想提前举事了。可令狐占早就防备他了,历史告诉他,段中舟这家伙,手段不高贪心不足,于是不容段中舟再犹豫,即刻命高苏文,令狐桓各领3000兵马,行护送之名,连同行仪的使团,与段中舟率30万鲜卑军民一同东归。既然这家伙有反骨,那就让他和那老狐狸斗去吧。

高苏文、呼延胜的留下,其部署要不是令狐占不想让皇上第一道行政旨意就被大打折扣,而强劝回乡的话,留下的还会更多,当然如此一来,军中便多是以平阳起事的军卒为主体了,也更稳固了他的地位。待送走了段中舟人等,令狐占盘算一下,其属下尚有兵卒4万有余,民众眷属12万有余,其中长安原有居民8万多,足够他打一场即将开始的长安保卫战了。

依照现代军事理论,在武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坚与防守比例在5比1,考虑到冷兵器的效率,这个比例还应该上调到7比1,至于自己现在打下了长安,那是围困了将近9个月,加上秦军遭逢大乱,朝中人心浮躁。未能做好战前准备,才失败的。

如今城内可战斗人员理论上可以达到7、8万左右,付如海又最多能拿出15万的兵力来进攻长安,所以只要他做足工夫,必能打一场城防战。

实在不行,有令狐永,诸渐离,杨国照,呼延胜,令狐桓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自己逃回中山应该没问题,到时候,想那令狐垂也不会对自己这个残败王爷下毒手,能当个太平王爷也不错啊,他来自和平的现代,对于战争残酷没有多少认识,又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死过一次的人了,所以对许多生命也许会因为他一瞬间的决定而消失还没有概念,也促使他做出了这个胆大妄为的决定。

于是汉王府的军队改制、政体规划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汉王府军政体制仿汉制,结合历史上盛唐政体,设门下、中书、中书三省六部,及军队体制。

以令狐桓为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太宰,加相父,掌佐汉王执大政,而总判省事。同秉军国政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中书省颁发执行。下各置舍人六名。

以陈玄机为中书省左中书,因是令狐永发现的人才,但文武权臣不得兼往,因此陈玄机只是权行中书令而已。负责处理全**政、财文、兵刑、钱谷等一应行政事务。下属诸曹正式确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中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与诸渐离协权医馆、食馆和布具馆以诸渐离为长安太守,负责地方事宜。兼镇山营,兵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