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Chapter.4
第4章
内特先生为凯瑟琳带回了好消息——一份诚意十足的合同。
来信的戈登先生不仅是《每日通讯报》的老板,同时还是一名出版商,他愿意接受凯瑟琳提出的条件:先在报纸上刊登她的,至最后十章时停止连载,出版书籍。
这种出版方式凯瑟琳实在有些心虚,承认自己的提议非常不绅士。想必那两位大出版商连看都不看她的,和她提出的出版方式有直接的关联。
但凯瑟琳没有别的选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她需要活下去,而活下去需要钱。
凯瑟琳不知道贝内特家其他人是怎么做到乐观的相信等女孩们寻觅到好姻缘后,生活的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但她知道的是,她绝做不到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另一个人身上。
自己会赚钱,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好男人都可靠。
最初贝内特先生十分反对,可当凯瑟琳冷静而严肃的告诉他,假如她活到70岁,一千英镑的遗产平均下来一年是25英镑,这笔钱在她婚前可以是买件衣服、帽子的零花,但她结婚后,如果她没能幸运地嫁入富裕的绅士家庭,一年25英镑的金额几乎宣判了她必然贫苦的后半生。
贝内特先生不愿多存钱,她不介意,她也没有任何立场指责他,但她希望他能支持自己的行为。
“我在书上看到智慧的东方人有一句话‘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爸爸,也许我不会落到那副田地,但如果能多拿些钱在手里,那就没有‘也许’了,而是‘肯定’。”
凯瑟琳说完,坐在椅子上的贝内特先生用那双老迈而有些浑浊的双眼看了她许久,他一直沉默不言,在凯瑟琳有些忐忑、以为她惹怒了他时,他接过了凯瑟琳的信,算是默认了她的想法。
其实凯瑟琳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赚钱。
怎么说也是21世纪的人,凯瑟琳脑海中可立即付诸行动的就有好几个方法,比如说生产内衣,现在英国女性普遍穿着令人窒息的束腰,还没有内衣的概念,而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钢丝、棉布等制作内衣必需的物品。如果凯瑟琳去经商,富可敌国不可能,但大大改善生活是没问题的。
但她不能去。她的爸爸是绅士,她的姐妹是淑女,虽说如今社会对商人的评价已经在改善,可如果凯瑟琳“抛头露面”去经商,那整个贝内特家都将成为别人鄙夷的对象,其他四位姑娘也别想找到符合如今社会标准的好姻缘了。
思来想去,凯瑟琳发现她只有写作这一条路可以走,如果走不通,她都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幸而戈登先生欣赏她的才华,不仅全盘接受了她的要求,连稿酬也给得很高,为三十五万字的支付给贝内特先生2的行价。
而更大的利润在后面。以《每日通讯报》的发行量,她的印在上面,买报纸的读者都是书的潜在受众,她留下最精彩的结局不刊登,这样的销售手段会受到什么非议暂时未知,但对刺激的销量
,一定有效。
保守估计,《血还》能为她带来500-600英镑。
贝内特先生把两张面值90英镑、一张面值20英镑的英格兰银行券递给凯瑟琳,她接过时不由得呼吸急促,热血沸腾。
她把银行券拿到手里,反复仔细地看了看、搓了搓后,才又把它们递给了贝内特先生,请他帮忙把钱兑换成黄金。
凯瑟琳不是经济专业,但这点理财小常识还是知道的。货币会贬值,而黄金是永恒的硬通货。
当然,戈登先生是个商人,不是来精准扶贫的。他要求凯瑟琳后续的必须在《每日通讯报》上连载,还要保证质量和数量,每年要供稿至少一本,前三本要无缝衔接,这一本连载完,下一本要即刻接上。
贝内特先生说这些要求都是他说完出版提议后,戈登先生现场提出的。凯瑟琳对这位未曾谋面的戈登先生的经商头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