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朝大祸害 > 第18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18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千多人群起反抗,扣押了总兵王保,逼王保许诺发放饷银和赏银,撤销将他们调去当墩军的命令,最终被朝廷以镇压兵变的名义镇压,一千多名老兵被无情屠戮,剩余两千多人被尽数遣散,回家种田了。能逼得敬畏军纪甚于死亡的浙军扣押总兵逼他撤销这道命令,不难想象墩军过的是什么日子。

简单的说,墩军活着就是纯遭罪。不光是自己遭罪,按照大明的优秀制度,他的儿子、孙子在他死后也会继续当墩军,继续遭这份罪。

由于活得实在太艰难了,九边地区的墩军逃亡现象极为严重。朝廷不得不将卫所兵一批批的往墩台里填,填过去一批,没几年又跑清光了,还得继续填。蓟镇墩军托了戚继光的福,过去十几年日子过得还凑合,戚继光不怎么克扣他们的军饷,同时从朝廷弄来大笔工程款修缮蓟镇长城,工程结束后还有剩余,便当成福利分发给蓟镇官兵,墩军多少也能分到一些。而且戚继光对鞑靼人也是恩威并施,几个回合下来将在大宁游牧的鞑靼人收拾得服服贴贴,以前闹得很凶的乌梁海部都跑去砍木头拉到喜峰口换钱了,没空打仗,十几年下来边境一直太平无事,墩军自然也没有生命之虞。但打从周咏来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好事了,这家伙不光克扣军饷,还四处挑事,让原本关系已经大大缓和了的蓟镇和乌梁海部、敖汉部、翁牛特部等部落再度刀兵相见,蓟镇频频去打草谷,鞑靼人也频繁犯边袭击墩台、营寨,整个蓟镇烽烟四起,墩军苦不堪言。

做人最怕有比较。以前整个永平府除开少数商人、地主之外,大家都很苦,所以墩军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打从龙岩峰大力整顿永平皇庄,尤其是这一战每个皇庄民兵都获得了一两白银的奖励后,墩军的心理一下子变得极度不平衡了。妈蛋,那些民兵不过是拿起弓弩长矛守卫一下皇庄,连鞑靼人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得到了这么多赏银,我们呢?几代十几代人一直守在边塞,日夜提心吊胆地警戒着,不知道跟鞑靼人打过多少恶仗,死了多少人,却连点银屑都见不着,这公平吗?

不公平!

于是,墩军们纷纷卷包裹跑路,跑到永平府加入皇庄了。他们好歹也是有武艺在身的,不怕皇庄不收。而镇守边墙的边军不仅不阻拦,还跟他们一起跑……拜大明那不把军人当人的优良传统所赐,这些镇守边墙的边军日子也没比墩军好到哪,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张佳胤对此十分忧虑:“蓟镇本来兵力就紧张,现在逃兵情况又越来越严重……好死不死的还刚刚跟鞑靼人大战了一场,消灭了他们好几千人,鞑靼人势必要报复的!这可如何是好!”

他看着杨四畏:“能否让军官采取强硬一点的手段,严惩一批逃跑的边军,以儆效尤?”

杨四畏苦笑:“军官都带头跑了……”

张佳胤:“……”

军官都带头跑了,那还玩个毛线啊!

杨四畏哀求:“大人,你去跟那位龙内侍商量一下,让他赶紧收了神通吧,再这样下去,蓟镇就真的无兵可用了!”

张佳胤打心里不愿意思宦官打交道。明朝的文人都挺傲的,打心里看不起宦官,认为宦官都是些不学无术、只会祸国殃民的祸胎,跟宦官打交道对自己的名声不好。可现在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骄傲了,再不采取一点措施,蓟镇边军真的能跑清光的!

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让人拿上老夫的名贴,去请龙内侍过来一叙。”

下人赶紧去了。

一天后,下人回来,一脸郁闷地说:“龙内侍说了,他现在很忙,十天半个月内都脱不了身!”

张佳胤有点恼怒:“他在忙什么?这分明是在给老夫摆架子!”

那下人说:“他还真的很忙……”

龙岩峰确实很忙,忙得都快没时间吃饭了。

永平府原本是典型的穷山恶水,向来只有人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