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能跟士族比,程郎中不敢受黛玉的礼。但是黛玉有过后世的经历,视野已经开阔了很多。叫黛玉说,只要人格是高贵的,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不说郎中本就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光说程郎中这番话的视野、格局,比之那些贪官污吏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我替家父谢过程郎中体量,若是宝庆堂有需要,程郎中尽管打发人来跟我说。”黛玉道。
程郎中谢过黛玉,转身告辞。
待得程郎中走了,春山、秋月才迎上来道:“方才姑娘和程郎中说什么,姑娘还向他行礼?这个程郎中倒是知礼的,没有受姑娘的礼。”
黛玉笑道:“程郎中为母亲的病出力良多,我做人子女的,向他行礼道谢是应有之义。春山,你跟你哥哥说说,若是谁到宝庆堂生事,叫他多留意些。”
春山应是。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江南依旧是暗流涌动。直到十日之后,都察院、吏部、刑部、户部皆派了人来到扬州,且另有京营官兵护送,那些明争暗斗才算逐渐消停。
这次朝廷派来的人极多,分成了若干个巡查队伍,分别进驻扬州、苏州、金陵三地,彻查私盐案。黛玉听了此等安排,倒是想到了后世的巡视组。
朝廷官员一到,便封存了地方衙门的卷宗、账册,随时查阅。各地衙门的官员也都必须随叫随到,接受朝廷官员的问询。林如海是巡盐御史,自然是越发繁忙。
现在朝廷的办案官员虽然来了,但是江南官场的官员还依旧是那些。这里头,多少人都或深或浅的卷入了私盐案,虽然不敢明着抗旨,私下却对朝廷办案阳奉阴违,多有阻挠。
更有甚者,在朝廷办案官员到地方之前,地方官府的卷宗馆失了火。从古至今,政治斗争都是无所不用其极。黛玉听说卷宗室失火,只是心下感叹一下好大的胆子,却并不觉得意外。
既然朝廷派了好几个部院的官员来江南,那么这次是私盐弊案是一定会彻查到底的。这关系朝廷的颜面和威信。若是朝廷这样郑重其事,还没将江南官场风气正过来,日后其他省份争相效仿,便要动摇朝廷的统治根基了。所以,江南的大势,其实已经可以预见。
但是江南有多少官员犯了重罪,自知必死无疑,也定然要垂死挣扎,所以这个案子的办案过程有多困难重重,黛玉也可以想见。黛玉只担心父亲的安全,所以不但增派了林如海身边的常随,还问了程郎中,医馆中可有武艺高强的子弟,自己想雇两个放在林如海身边。只说林如海身子不好,但是也不能耽搁朝廷的事,所以身边加两个郎中。
程郎中刚开始听到黛玉如此请求的时候,很是一愣。宝庆堂行医济世,已经很久没有人展示武艺了,这位林姑娘怎么知道宝庆堂有武艺高强的子弟?不过据师兄说,林家赠送了师兄一本师祖所著的医书,光凭此事,程郎中便愿意帮忙,因而同意了黛玉所求。
程郎中举荐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一对双生子,今年十九岁。一名曰程进,一名曰程取。兄弟二人也是宝庆堂的学徒,但在学医上天赋平平,从识药开始,现在也学了十多年了,药理脉论倒是也背熟了不少,但是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上,就能看出来二人在医术上,前途有限了。倒是习武一道上,兄弟两个既肯下功夫,又算有天赋。
黛玉谢过程郎中,又给两位小程郎中不匪的酬劳,将两人安顿下来。就住在官邸的客房,每日单陪林如海上下衙门。
林如海初时还说黛玉太过小心了些,黛玉只笑称小心无大过,缠着林如海定要接受自己的孝心。林如海虽然觉得已经有京营官兵和扬州府衙的人日夜巡逻,不会出什么问题,还是笑着答应了黛玉。
谁知黛玉并非杞人忧天,程进程取兄弟还真替林如海挡过了一次刺杀。
那日林如海落衙得很晚,黛玉莫名心中不安,便不曾回房就寝,而是在上房等林如海。果然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