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942风起南洋 > 第313章恒河边

第313章恒河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衡也对赵易提出的一系列组合拳甚为佩服,“有孟加拉和那一系列佛国作为缓冲,至少也避免了我们发展初期,和印度人的边境摩擦,抽出精力来先发展。”

那一系列佛国就是他说的一分为四的其中之一,因为性质差不多,所以单列为一。

“宗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这句话赵易早就说过了,不说印度地区的教派之争,就连先锋军根据地上,也教派繁盛。最大的自然是小乘教。

不止当地土著很多人相信,就连华人和华裔中,也很多人信奉。

说实在的,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势力应该说是小乘教,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日本人进来都得给小乘教画饼承诺,并借一些小乘教徒对付过华夏远征军。

在对待积聚了不少财富,又信仰杂乱的华人,小乘教的态度也很复杂,有拉拢有排斥,甚至还有仇视。

对于先锋军的崛起,一开始小乘教是反对的,因为先锋军这样的新式军队是不信小乘教的。随着先锋军攻入泰国缅甸等地,这股反对的力量愈发强大。

在43年,赵易会谈了小乘教的一些巨头,也开始画饼。这大大减缓了当地势力对先锋军的排斥。

当然,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冲锋枪,一些想对付先锋军的势力不管什么背景,都被先锋军的冲锋枪镇压了。

在44年,赵易给教派人士画的饼更大。在黑洞洞的现实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低头,与先锋军配合。

45年,随着日本人的投降,先锋军给他们的承诺终于到了。

大量小乘教的教军拿着先锋军支援的武器,成了先锋军继续向西进军的先锋。

说先锋是抬举他们,只是打着他们的旗号,还是先锋军支援的军事人员为主力,一路攻向西,誓要打到恒河边。

“我记得恒河周边洪涝灾害眼中,季风影响很大,加上当地土著格外多,很难移民同化,加上临近印度的威胁,说实在的,恒河边对我们来说就是个鸡肋。”一开始的时候,李衡是反对先锋军继续西进,打到恒河边的,“尤其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不宜战线拉得过长,保住中南半岛,给华夏留一个安宁的后花园,就不枉我们来一回。”

先锋军才崛起三年多,根基都不稳,若是只想着扩张,很容易内外失衡,导致崩溃。

后世的孟加拉地区平时就像被人遗忘,但只要在新闻中露面,基本上就是各种自然灾害。季风和洪水让这里变成了世界最不发达地区之一,让李衡怀疑每年的救灾费用都会超过这片土地上的产出。

就算地盘大了,粮食多了,但都不一定填饱这片土地上不断繁殖出的土著人口。

对于中南半岛,李衡都有信心用华夏庞大的人口基数移民来完成腾笼换鸟的战略,但一想到孟加拉那不弱于华夏的人口基数和增长速度,他对消化孟加拉的恒河地区,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穿越缅印边界的山区比较困难,但海上交通的便利却可以让我们向西扩张。要保障国内西南和藏地的安全,需要补上印度这边的安全防线。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捍卫华夏这条后防线的工作就由我们来做。以后麦克马洪线什么的都可以丢一边了。”赵易坚定道,“这些地区也算不上是鸡肋。

现在和未来,华夏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恒河流域是绝佳的粮食产地。后世孟加拉的自然灾害问题,其实一半是天灾,一边是**。只有舍得投入,加大基础设施,这些灾难基本都能控制和缓解。土地的价值就会放大。况且印度东北地区可是经济作物的富集地,比如说阿萨姆的茶叶。

而你最担心的人口问题,我们不是已经给他们一个西进的泄洪区了吗?我们西进,他们也西进。战争和地利环境会成为很好的隔离线,让我们和他们逐渐的分开。六千万人,并不是不可挪动的大山。”

这点事情并不会挡住赵易的雄心,看似冒险,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