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942风起南洋 > 第177章简体字和度量衡

第177章简体字和度量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牵扯到中药的两钱等单位,在没有重新实验调整的情况下,也需要依照旧例,先稳一稳。

所以先锋军的度量衡并不算完全标准。

想起高层中流传的一个消息,胡志英不由恍然,试探道:“普通话?”

郑介民说的这些,也只有普通话算是先锋军这边主动发起创新的统一标准。

“赵易之不仅要推出普通话,还要推出简化字。”郑介民哼道,“国内已经开始有文人讨论争辩了。前一段时间还有人埋怨他只扶持国内理工科,对文科师生关心少,没想到他用这种方式扶持,拉着众人来修改文字。”

“简化字?”胡志英吃了一惊,看了看郑介民不动声色的脸,小心翼翼道,“我记得教育部在35年就公布过简体字。”

她记得很清楚,当时她还在上女中,还跟同学来了一场简繁字辩论。也记得到了第二年,教育部又把这个方案收回了。

“赵易之这一次准备改得更彻底。”郑介民还是哼道,“已经圈定了三百个字,变得太多了。”

胡志英不敢插话,在旁默不作声。

“不过,赵易之不是那些要全盘废了汉字的疯子。他这一次改简化字,倒是遵循历史,崇尚古意,重神而轻形,也不算过分。”郑介民继而又夸一句。

他是真心实意的夸一句。

很多简化字改了以后,反而更贴近原本的意思。比如大众的众字,随从的从字,意思一目了然,更符合象形文字的本意。

一些简化字公布出来时,遭到了一些遗老遗少的强烈反对,但赵易联系了郭沫若等大家,抛出了一份甲骨文对照,其中赫然有不少简体字。

“文字之道,道法自然。”郭沫若人品先抛开不谈,文化水平却是很高,赵易请他作了几篇文章,倒是一下压住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普通人不了解其中的背景,只觉得国内文人闲的没事在打嘴仗,郑介民这样的特务头子却明白背后是先锋军在推手。

“让那些文人有事做,总比没事做要好。忙着搞文化,总比闲着骂政府要好!”老蒋对先锋军在背后的动作不以为然,至少没有妨碍到国内,反而吸引了文人火力,减轻了一些麻烦。

有了老蒋的定论,国内对这样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有识之士却都明白先锋军这样做背后的深意。

“赵将军真要建国?!”胡志英心中乱成一团。

她早就明白了,先锋军以后肯定要建立一个华人政权,毕竟已经上百万的华人,十几万的精锐部队,足以在南洋打出一片天地。她现在也明白了,这又是推广普通话,又是改良简化字,若不是建国,就纯粹是闲得扯淡了。

郑介民沉默半响不语。

胡志英惶恐不安时,他才轻声道:“组织派你来这里,是对你给予厚望。为了避免你引起太大的注意,也不适合给你提升太高的军衔。等你荣归时,组织自然不吝奖赏。”

胡志英俯首不语,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情报部门军衔很难提升,情报头目戴春风现在也不过是上校军衔,她现在的这个中校军衔还是为了跟先锋军联系方便才授予的。就连作战军队中,一样是按资排辈难以提升。

这也是她羡慕先锋军这边的一个原因,先锋军白手起家,上边没有那么多公公婆婆,只要有功劳,就能稳步提升。真要论资历,她早就跟随先锋军,尤其是先锋军的情报部门中,没几个比她资格老的,连她教出的一些学生也已经身居高位了。

若真是南洋那群土著建的国家,她绝对不屑参与,可先锋军是她一路跟随看着长大的华人政权,她心中总有些不甘心。

……

“语言要跟文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简化字改革也势在必行。”赵易越推行扫盲越觉出了简体字的重要性。

不说三人中,只有赵易熟悉繁体字,一不小心公文都容易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