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942风起南洋 > 第153章驻扎点

第153章驻扎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容易。”叶关倒是觉得这样地图开基地的游戏方式很熟悉。

“现在不到20公里一个驻扎点,以后经过时间的考验,优胜劣汰后就能突显出最合适的村镇地点了。”赵易也不会认为这些后世的城镇点是最佳选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的变迁,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都会影响城镇的变迁,“我们也不会死搬硬套,必要的实地勘察还是需要的。”

有了具体的地点,不需要风水先生们和建筑系的师生们长途跋涉挑选合适的位置,只需要到了目的地,进行测试就可以,已经省去了很大的麻烦。

这些地点,和道路的准备工作一样,都是先锋军未雨绸缪的计划,一开始根本不指望有移民。

新到的移民需要在各大城市中,熟悉南洋的环境,学习一点生存的本领。不经过一个月的简单培训,是领不到身份证明领取福利粮的。

华人聚集的城市,在一群辛苦劳作的华人的忙碌中,很容易形成一条条繁华的街市。比起荒芜地区的驻扎点,有了福利粮支撑的人们更喜欢在城市中找工作。

驻扎点现在基本上是属于建设兵团的驻扎地和加工厂。

除了可移动的GW4312型锅驼机外,李衡还主持造出了一款GG4330型,30马力的固定式锅驼机。那些驻扎点主要安置的就是这种型号,是那些伐木场、木材加工厂、碎石场的主要动力。就连一些林木丰富的矿区,也利用了这种锅驼机。

那些较大的矿山,若是交通便利,更多是运用烧煤炭的蒸汽机,煤炭的运输比伐木更便捷,现在蒸汽机的效率也比锅驼机普遍要高一些,但对于那些交通不便的矿区来说,锅驼机的木头燃料比煤炭更便宜合算。虽然现在的矿区都是属于先锋军集体的,但多出来的各个股东对成本核算还是很关注的。

木材加工厂加工出来的木材就地消化,变成了一座座木屋,剩余的将成为修路的原料准备着。

以营为单位,筑路的建设兵团和筑路工人,沿着一条条未来公路的走向,用一个个木屋先垒起了一条条的小街市。

建设兵团的任务很多,除了修路的准备外,还需要担负开荒的工作。

以一个个驻扎点为中心,向周围开辟出新的农田。开辟一块农田,就抢种上一块,然后还要除草灭虫,期待几个月后的丰收。

丰收是对勤劳的国人最大的嘉奖。

建设兵团除了领军饷外,还领军功和奖金。

因为建设兵团各部队的任务不同,有些偏重军功,有些偏重奖金。

筑路的建设兵团,军功多一些,种田的建设兵团队伍,奖金多一些,已经可以用来养家糊口了。

建设兵团虽然只是权益之计,但现在环境下,施行军管却是赵易他们能想到的最好法子了。

现在驻扎点上驻扎建设兵团,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保障安全。

作为一个半武装半生产的单位,依旧保持着军队的特色,无论是丛林里的豺狼虎豹,还是土著土匪,在这样的暴力机器面前讨不到一点便宜。

只是这个不断向作战单位输送人才的建设兵团最近军事人才输出越来越少了。

一方面是先锋军作战主力单位编制已经快满员了,3师9旅18个主力团都基本满编。现在先锋军作战部队追求的是质的变化,暂时不求数量了。

接下来,更多的是淘汰替换的方式吸纳新成员,对新加入作战部队的人员要求更加严格,使得建设兵团输送的人才变少了。

另一方面就是建设兵团大量缺人。

就算建设兵团规模已经扩大到了13万人,比作战部队人数还多,但照样缺人。

这也是赵易决定扩大机器使用的原因之一。

加大机器数量,并不是简单一道命令就行,牵扯也甚广。使用锅驼机倒是省了燃料,不用消耗油料,但大量生产笨重的锅驼机却需要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