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青霉素
三人来说却早已经是变质的鸡汤了。玉米淀粉、螺旋桨的搅拌棒,还有美国人没有发现的紫外线照射升级,对于网络上的段子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赵易还特地出动了欧洲的特工,带回了罗马甜瓜,担心菌种有误,这一次还从美国带回了一部分长毛和不长毛的罗马甜瓜。
赵易平时常备的医学书中,更是把青霉素的功能和禁忌解释的很清楚。负责医疗的顾真和新来的伍连德也组织人手在国内搜集了多种产黄青霉菌,正在不断培育挑选,期间得到了陈华癸张乃凤等土壤学家和农学家的帮助。
让樊庆笙带菌种来,不光是为了补偿他原历史带来菌种的功劳,还为了有个对比选择。
这一次,李衡准备充分,即让樊庆笙带了一桶进口的玉米浆,还特地自产了一点玉米浆。这是根据地上的玉米丰收后,实验室炼制点淀粉的部分副产品。
根据地上出产的淀粉,有绿豆、土豆和番薯的都有,民间那些粉条粉丝和粉皮生产的手艺人,都能配出来。无论是淀粉还是副产品或者残渣,李衡都准备试一试,后世没有记载,也总得明白差别在哪里,差别有多少,才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科学试验记录,供以后参考。
后世特地强调的棉籽饼,李衡也同样准别了多个产地的多个品种,以挑选出性价比最好的。
“我们又发现了一个菌种,还需要培养更多,来分析它们的药效。”见到汤飞凡的时候,汤飞凡激动的拉着李衡的手一直不松开。
陈华癸跟在后边,嘿嘿直笑,倒是让樊庆笙有些纳闷。
“李将军说肺结核病菌在土壤中不存活,说不定土壤中也有青霉素一样的菌种。我们已经提取出了几种,看是否有效果。”一番介绍后,汤飞凡听到樊庆笙也是以后的搭档,也不瞒他,直接说道。
樊庆笙大为吃惊,对于国人来说,因为营养不足,卫生条件差,肺结核这种不治之症太普遍了。他已经查到了青霉素的部分资料,对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若是能找到专门治疗肺结核的菌种,那可太了不起了。
他不由看了看李衡。
李衡绞着双手有些不好意思。若不是链霉素诞生在即,他也不会提醒的那么明显。
记得链霉素就是在今年的下半年发现的,李衡虽然尊重和敬佩瓦克斯曼和萨兹这俩为链霉素发明人争吵的师生,但他不介意为华夏民族盗取链霉素发明人这份名誉,让华夏人心中多一份自豪,在洋人面前挺直哪怕一秒钟的腰杆。
“我们还在桔子上发现了一个菌种,桔霉素。”旁边的汪猷也汇报了自己的成果。
因为先锋军组建了自己的药厂和医疗器械厂,汪猷也答应了过来。
现在还不起眼的他,本来在魔都的一个药厂当厂长,生产针剂和润喉糖,对先锋军研究青霉素的事情很感兴趣,又不愿在沦陷区待下去,就来了。他提前选了桔霉素做研究对象,李衡也不好直接打击他桔霉素毒副作用太大,研究本身就是科学的探索,桔霉素或许有毒,但谁也难说没有其他作用。就算没用,也能掌握一系列科学的研究试验过程。
科学,毕竟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脚踏实地的去研究。
……
分派下去了各自的任务,李衡一阵轻松。各种专业人士多了,让他得到了解放,不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什么都要操心。
“说句残酷一点的话,没有药品,我们最多伤亡大一些,可没有武器,我们就算跟敌人同归于尽,也无力做不到。”赵易也委婉的提醒李衡主抓的重点应该放到军工生产上,“等到雨季过后,我们面对的敌人可能不止一个师团,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形势变化很大,赵易也只能先做最坏的打算。
东南亚地区普遍都是雨季了,七月份的印度战区也进入了雨季,可战斗并没有停止。
吉大港地区,日本人防守为主,倒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