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农门媳的并夕夕系统 > 第92章 终章

第92章 终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ulcss=tent_ul>

奇技书院,取名自奇技淫巧这四个字,因为后面俩字实在引人遐想,如果将那俩字用到书院的名字中,指不定会怎么被人诟病,误会成是什么不正经的书院。

奇技书院内搞的,就是科学。

先从矿产堪舆开始、再加入一些矿产提炼、还有纺织印染工艺的改进、水车的研制、两轮车的研制、植物油的提取、豆腐方子的改善……夏晚棠让李淳奕张榜招揽天下匠人,开出的待遇相当丰厚,她这奇技书院不仅仅是搞新事物的研发,还顺带着搞旧事物的完善。

总而言之,奇技书院就是召集一群有奇思妙想并且愿意做点尝试的人来不断试错,在试错中改进现如今的技术。

夏晚棠往奇技书院里砸的钱可不少,李淳奕一开始都替他担心,生怕夏晚棠将钱砸进去之后连个响都听不了,可夏晚棠坚持要砸钱投入奇技书院中去,他也就没大煞风景地去劝。

在奇技书院零回报运转了两个月后,纺织印染工艺的改进终于取得了突破,这是孟芸带领好几个老匠人搞出来的,夏晚棠让陈嬷包了银子去给了所有匠人打赏,然后便让长庚将纺织印染作坊风风火火地搞了起来,直接允了那些匠人利润分红。

但是也有人在奇技书院终究是纯粹混日子的,说是来琢磨工艺技术,实则每天都在瞎搞磨洋工,夏晚棠看到会提醒,但有些人就是胆大路子野,提醒不管用,夏晚棠毫不犹豫就把人给辞退了。

不想认真干活还想领奇技书院的钱,想什么美差事呢?

在夏晚棠的这一手杀鸡儆猴之后,很多抱着混日子心思的人都收敛了许多,夏晚棠也被这事儿倒逼得提出了新对策——写日报、旬报与月报。

有了日报、旬报与月报,谁是认真咋做,谁是磨洋工,内行人一目了然。

前头有利益诱导,后头有规矩限制,奇技书院就这样渐渐走上了正轨。

-------------------------------------

三年小冰河期,直接扭转了昔日的格局。盛极一时的盛唐长安因为受灾最为严重的缘故,百姓休养生息相当困难,还需要面临大元那边的流民侵扰,可以说是内外受敌。

南明之地的御寒手段极为贫瘠,死伤同样惨重。

较之于盛唐以及南明,东鲁之地就要好上许多,受灾虽然不轻,但有煤石撑着,百姓们更多的是受了饥荒,冻死的没多少,三五年时间就能恢复元气。

小冰河期之前是盛唐长安的年代,小冰河期之后便是宋地清平府的年代。

天下人无不向往清平府盛极一时的繁荣,留下了‘清平府归,不羡长安’、‘人人都说清平好,游人只合清平老’、‘长安归来,不见天下;清平归来,不见长安’等一系列佳句。

清平府的发展实在太快了,若不是祖宗庙堂都在汴京,宋帝都动了迁都的心思。

相比起宋帝这种见证者,杜红缨、夏春生、谢闰梅等亲历者对清平府的改变感受的更为真切。

不用想太长远,就想想十五年前夏晚棠与李淳奕说亲那会儿,他们两家住的都是什么屋子,住的都是土坯房,因为要腾出屋子来给夏晚棠与李淳奕成亲用,谢闰梅老夫妻俩只能住那漏风的柴房,幸亏夏晚棠有本事,自己置办了院子,不然住在那走风漏气的屋子里,谢闰梅觉得自己得少活十年。

那时候,夏晚棠在县城置办的三进院子,哪个人不说好?可现在呢,那三进院子根本入不了富人的眼,瞅着都觉得有点寒酸,夏晚棠和李淳奕早就搬进了新建的府邸,那三进院子已经被推倒重建了小别院,李淳奕的一些朋友到访时,才会安排住进那小别院中。

再看看夏家庄和李家庄,这些小庄子,原本多不起眼,别说是闻名于天下了,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