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7章 试戏之有我无敌完
任鸣开了个玩笑,让排练教室里的气氛终于松懈了一点。
一张一弛。
季铭没去计较2秒钟,溥仪当年是被赶出紫禁城的,1924年革命军进入故宫,勒令溥仪、文绣和婉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需要离开故宫,此时19岁的溥仪,他是一种稚嫩的复杂。
惊惶、恐惧、愤恨……但他要镇定。
他是大清最后的皇帝,而外面有无数人正期待看他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那些卑劣的平民,等待着看到皇室蒙尘的一刻,他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然而这一切,都不应掩盖掉他是一个,从6岁就被幽禁于皇宫,至今只有19岁的逊帝。
任鸣给季铭选择了这么一段,用意不言而明,他仍然希望真正考校一下季铭的功力——除了剧情本身之外,还有一点,电影版的《末代皇帝》里,这一段尊龙的表现并不高光,导演贝托鲁奇,和凭借此片得到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斯托拉罗,显然更侧重于使用画面,也就是镜头语言来表现这段历史。
对季铭来说,这一段,等于前面有路,但他不能走——话剧是不侧重于镜头语言的,虽然也有话剧会上到小荧屏去放,但那不是演员需要考虑的。
任鸣对此心知肚明。
58秒之后。
季铭先来了个变脸——被通知要离开紫禁城的时候,他正在打网球,然后轰隆隆的军队就进来了。
现场的二十个多人在他眼里都成了革命军。
从带着汗味儿的笑容,变成剧烈的震惊,然后愤怒,然后阴谲,然后面沉如水——他试图展示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城府,但有些刻意了。
然后他退了两步,第一步迟疑拖沓,第二步火气十足。
“离开紫禁城?”
语气力求平淡,但情绪却清晰的让人吃惊——任鸣就很吃惊,这种情绪控制能力,几乎算得上是演员的终极技之一了。汉字从来是意味深长的,不同情绪下就有不同意思。
你好,这可以是正常问好。
它也可以是质问:好好好,你好,你可真好!
它还可以是嘲讽:你好?你怕是好不了啊。
季铭的情绪控制能力,是在《遇仙降》拍摄的时候迅猛提升的,跟演王小花的小演员李媛媛合作的时候,他对情绪的收放控制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拿来用在话剧上,效果似乎比拍电影还要更好一点。
他交流的对象不再是冷冰冰的镜头,而是活生生的,同样有情绪反馈的观众了。
这个感觉,很奇妙,也很让季铭感到兴奋。
一演到底,意态飞扬。
跟革命军争执时的隐怒和畏缩。
跟庄士敦求证时的无奈和悲凉。
面对婉容的窘迫和躲避。
走出紫禁城时的虚张声势和心志变迁。
仿佛一丛瀑布,时而平缓蜿蜒,时而奔腾狂泄,流畅的甚至叫人有些感动。
这段表演,以溥仪回头看一眼故宫的宫墙作结,面对墙壁,他终究露出茫然和绝望——他知道,再回来的机会,太渺茫了。这一走,可能就是一辈子。
当然,此时他不可能知道,新中国后还可以买票进来参观。
这是我家,我还要买票?
季铭演完之后,想到这个,莫名其妙笑了一阵——他也说了,把大家都逗乐了。
任鸣收了笑,深吸一口气:“哎,怎么样?那个,谭——太监,你说说。”
谭太监……谭子阳憋了瘪嘴,也不敢反驳,跟个受气包似的:“我觉得演的特别有感染力,虽然不是在舞台上,也不是正式演出,但就有一种看舞台戏的那种感觉,特别完整,特别让人投入。”
任鸣点点头。
“殷仝,是吧?你来说一下呢?”
怎么殷仝那么难记就能记得,我这么好记就记不得……切,谭子阳内心暗自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