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第506章 商标

第506章 商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屯村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成了典型,各级领导都过来看望。狂沙文学网

交通的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还是部队发扬风格,支援了韩屯村两艘机动船,并留下一个班的战士,帮助群众运输。

河务局在周楼搭建的临时指挥部,也给了韩屯村,村里在这里设立临时收购点,方便周围的群众卖猪,也给来韩屯买猪的单位,提供了方便。

中秋节前,部队来拉食品,随车带来满满的抗灾物资,全都是实用物资,帐篷、棉被和军用鞋。

这是老首长专门安排的,他从桂金那里知道了灾区的实况,带来的都是急需的物资。

部队这次把韩屯食厂,积攒的产品都拉走了。韩屯专门宰杀了自己村里喂的猪,给部队拉回了两车鲜猪。

还宰杀了一批鸡鸭鹅,加上韩屯腌制的咸鸭蛋鹅蛋,给老首长他们捎去,

村里人都知道,老首长就是吃韩屯喂养的家畜,说是吃着对味。

今年的中秋节,过的特别没劲。滩区刚受了灾,几乎所有的滩区村庄,可以说都是一贫如洗。

堤外的村庄,忙着秋收,也没时间过节。反而是韩屯村的中秋节,过的比较闹。

县乡的领导,慰问灾区群众和驻军,部队都撤走了,就剩下给韩屯帮忙的一个班,当然得来韩屯。

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食品,各种水果和月饼,以及大量的蔬菜,还带来了县豫剧团的演员。

军民同欢,在韩屯村的防台上,闹闹的过了个特殊的中秋节。

节目演到夜里十一点,来人就在餐厅和教室里,临时搭铺休息。老首长给的被子,排上了用场。

过了中秋节,战士们就回部队了。不过,他们听从部队的安排,把船只留了下来,支援给韩屯村。他们回去的时候,韩屯村给他们带的猪,装满了车厢,挤得战士们都快没地方了。

三秋大忙季节,服装厂全部停产。前些天连绵的秋雨,把农活都堆一块了,三秋忙的恨不能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悠悠和姥姥趁机把服装厂的活计,进行了调整,再开工全部上秋装。

男装以涤纶中山装和西服为主,自去年节,中山装和西服开始流行。年纪大的穿中山装,年轻的小伙子穿西服。流行了二十多年的干部服,逐渐被人们抛弃。

女装流行燕尾领和青果领的小西服,料子也是加厚的涤纶面料。

悠悠想起人们穿的中山装和西服,就觉得辣眼睛。新衣服括合体,可是洗过一次的,前遍布小褶皱,让人看着特窝心。

造成这种况的主要原因,是衣服的里衬质量太差,小服装厂缺少大型的熨烫设备,衣料和里衬粘合不好,见水就皱,致使衣服变形。中山装还好些,西服特别明显。

中山装、西服都有里子,手工费就高了。县城的服装加工店,单做一件上衣,手工费4元。一装,得5元钱的手工费。剪裁一衣服加粘衬,手工费1元。

做一中山装或西服,用2.5米涤纶布,1.5米的里子布,一米衬布。

做中山装和西服,得用厚涤纶布,每米最低15元,高的25元,里子布10元一米,里衬3元。这些布料加起来,就得50多元。

做衣服和买成衣价格差不多,甚至比买成衣价格还高些,唯一的区别是自己做的衣服可体。

即使是自己做衣服,水洗后一样变形,和大厂家的根本没法比,不过价钱低了一半。

上海和京都的大型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就没有这种问题。可是,这些厂子生产的衣服,价格太高了,一衣服得一百多元。

同样的衣料,小厂家生产的,每五十多元就能买到。只是有些皱巴,可一样结实。

大厂家生产的衣服,衣服上都带个商标,上面是地名,下面标注着厂家。最常见的就是上面是“上海”、“京都”,下面是服装一厂或服装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