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穿越这事儿 别了吧!怪麻烦您……
坐。”
语气平淡,瞧不出什么心绪。
崔英顿了顿,形容恭谨地坐到崔嵩明对面。
崔嵩明见状便道:“英儿不必拘礼,今日找你过来只是闲聊,原本早有此意,只是近日公务繁忙一直未能寻到时间,恰好今日瞧见淮柳阁的灯亮着,便叫崔福寻了你来。”
话落他又端起碗筷夹了几根青菜示意崔英一起用膳。
崔英看向桌几上的几道小菜和糕点:清炒时蔬、清炒虾仁、凉拌胡瓜,桂花糕、杏仁桃酥、胡麻饼……视线飞快从食物上扫过,她垂垂眼睫,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胡瓜送入口中。
崔英在食物上向来生冷不忌,什么都能吃,可真正的崔家六娘却并非如此,她自幼便对鱼虾之类的食物过敏,绝不可食之。若不然轻则浑身泛红疹毁容数日,重则一命呜呼光荣翘辫子。
不知今日这道清炒虾仁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
崔英咬动清脆胡瓜,心神不敢有半分松懈。
这时崔嵩明却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抬手就将崔英面前的那道清炒虾仁跟他手边的胡麻饼调了下位置,边换还边说:“瞧我这记性,险些忘了你自幼便吃不得鱼虾。”
崔英:“……”
好家伙,您老若不说这话她倒还能信几分您是无心之失,如今这般欲盖弥彰,怎能叫她不心生怀疑?
只不过纵使怀疑,此时她也只能笑着揭过:“大伯公务繁忙,此等小事,崔英自己多注意些便是。”
崔嵩明膝下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崔瑾,次子崔珏。
当初王氏生崔珏时难产,险些丧命,后来虽抢救回来了性命,身子却受大损再不能有孕。
可王氏极想要个女儿,碰巧次年崔英生母早逝,三房一时没了女主人,王氏便将才几个月大的崔英抱到了大房养着。
当时王氏亦曾想过要将崔英认到大房名下,只是那年崔嵩明正在长安备考,后来入仕后又自请去了北方苦寒之地任职,王氏不舍得彼时才两岁大的崔英跟着他们一起受苦,只好按下认养崔英的念头将她留在了安平。
不曾想…这一留便是十六年。
这十六年来朝局动荡,历经三帝,崔嵩明的官途亦不算顺遂,虽说每三年便会调任,可调来调去却全都是那些偏远穷苦的地方,直到五年前才入长安做了刑部侍郎。
那年崔英十三,尚未及笄,但也到了该定亲的年纪。
都说崔氏有女百家求,可这话却无法应在崔英身上,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当年她刚出生时母亲为她定下的那桩娃娃亲。
那时谁都未曾想到,这桩婚事竟会让崔英的一生变得如此坎坷。
“你伯娘一直后悔四年前接你来长安小住。”
崔嵩明没什么胃口,仅用半碗粥就放下了碗筷,崔英见状便也识趣的不再动筷,她又不蠢,当然知道崔嵩明今日让她来霞光院是另有它意。
“若那时没让你来长安,你的亲事便不会有这么多波折,此事……大伯和伯娘要向你说一声对不住。”
“大伯言重了。”崔英没想到崔嵩明开口第一件事竟是向“她”道歉,心下不免讶异,顿了顿才道:“此事侄女早已经忘了,还请大伯和伯娘莫要再挂怀,况且侄女明白,当年大伯和伯娘接我来长安亦是为了我好。”
十六年前,自王氏携子随崔嵩明赴任后“崔英”在安平老家的日子就过得越来越艰难。
“崔英”的父亲崔霖与崔霁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可性情却与长兄崔霁大相径庭。崔霁少年老成,七八岁时便已不苟言笑、举止沉稳,一看就是可担大任之人。
崔霖则不然,他是幼子,自幼备受宠爱又不必承担家族重任,从小性子就跳脱不训,十五六岁便开始流连烟花之地寻欢作乐,可谓是风流成性。
后来与李氏成亲,他倒勉强安分了两年,极少再去那等烟花柳巷之地。不过却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