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也不至于忍饥受冻。还有一群挚友,可以分享哀乐,有书一起看,有好吃的一起吃。以往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看轻了,觉得来了这里就只能种地,却不知道自己还有别的用处,所以日子难过。如今我想了,我们学了那么多年,难道只能沉默等待别人给我们机会?同志们,别忘了,咱们可是过来农村‘大有作为’的,怎么能被眼前的困难压倒?”
“书恒同志说的是,别的不说,咱们有几位做机械的,完全可以继续开发减轻农民负担的小机器。还有咱们成绩好的,我们就去办学校。上头要是不批准,咱们自己办,下了工还有时间,拿出来教孩子读书,不比枯等好?明天我们就去找大队长,去找公社的社长。”
大家一时间被说得热血沸腾,纷纷叫好。
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播种机的成功,就像是一个小火苗,把知青们的热情重新点燃了。
他们还年轻,年轻就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改变。
老知青们果然就向大队长提出申请,要办一个小学,他们知青里多的是读书人,至少也是个初中毕业,大部分都是高中生,不怕上课的人多,就怕人不学。
大队长找公社反应,公社那边含含糊糊,不说能,也不说不能。社长被大队长堵了几次,最后给了提示,村里自己办小学这事儿没有先例,要想成,就跟公社办工厂一样,你办好了,村民都按了指印说要办,上头的领导不行也得行。
就像是前些日子,那个某国营工厂的厂长,按着卖出去的商品的利润给员工发福利,卖得多发得多,员工就拼命干活,一年涨了两倍的产出,但后来被人告发,厂长差点坐牢去了,员工就闹了,最后那厂长不还是不痛不痒什么事都没有?
Z省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基层领导都是本地出来的,想要保住地位就要得到本地人的支持,所以做事情不能只考虑上头的意见,还得考虑底下民众的意见。
这就造成了这样一样现象,民不举,官不究,公社工厂和自由市场如雨后春笋一样,也像是野草一样,烧不尽杀不完。
公社工厂就不说了,正规的,根据‘人民公社条例’上看,合情合理合法,别的不说,村里还有个‘笋干加工厂’在村里杵着呢,一年能给村民带来十多块的利益。
曾经一段时间销声匿迹的‘自由交易市场’,也就是‘黑市’,在这边一向是半公开的存在,乡下的老太太拿着鸡蛋去换火柴针线,城里的老太太拿着钱去换鸡蛋,哪怕是街上的巡逻队都当自己眼瞎看不到。
一般风声紧的时候,‘自由市场’关闭几日,等人一走,自由市场的大门就又开了。
公社领导这么说,村里几个小领导一商量,“那咱们自己办,就拿以前老仓库做教室,现成的老师,干嘛不学?不学就是吃亏,傻子才不学。咱们都有孩子,自己做睁眼瞎还不够,孩子还做睁眼瞎?别的不求,回头我家小子要能像知青们一样搞出一个播种机,我就是做梦我都能笑出来。”
队长等人一办就办个大的,他们不但要办小学,还要办一个扫盲班,让村里的年轻夫妇也来上学。他们有决心,也有远见,虽然具体不知道,模模糊糊的还是有这样的感觉:以后读书人还是要出头的。
至于老师,就让村里的知青担任,小学要上一天,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算十个工分。扫盲班下工后上课,就上两个小时,算三个工分,等于一个壮劳力小半天的工分。
村里这样大方,知青们也不含糊,他们自己内部选了两个比较瘦弱的知青,作为小学老师。本来是选了两个女同志,谁知一个女同志说自己还成,把这个名额让给了眼镜兄弟,不为别的,这哥们的身体是真不好,文才和体质呈反比,男版林黛玉,大家都挺怕他什么时候就倒了。
眼镜同志感动得眼睛都红了,要拒绝,被大家摁下了。
把名单写上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