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 62.东施效颦,学人精。 一更

62.东施效颦,学人精。 一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谓是太宗时期的智囊团。

七娘听得无比向往,旁人暂且不论,房谋杜断她总是知晓的。再加上虞世南、孔颖达几位,可都是贞观年间大名鼎鼎的人物啊。

再一想当今陛下身边环绕的那群走狗,直教人没眼瞧。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毫无可比性嘛。

拿二者相提并论,都是侮辱了为贞观之治做出贡献的前辈们。

七娘一脸嫌弃问:“陛下不会也要弄个十八学士吧?他留在身边的人,早就不剩几个真才了……”

王昌龄与高适对视,无奈一笑,并不说话。

李白只好叹气解释:“原先与你讲过你不听,开元十八学士早就有了。”

“啊?!”

“啊什么啊,上阳宫食象亭,陛下命董萼画像之事我与你提过,忘了吗?”

七娘不吭声,因为她记起来了。

前些年,师父说陛下命人在上阳宫食象亭给十八个小老头画画像。她没仔细听,还当是什么人体模特图,原来却是为他亲自任命的十八学士造册用的。

这些人里头,七娘认识的就不多了。只有一个过世的张说,和辞官荣养的贺知章。

当今陛下将自认为的有才学之士聚集在一处,一一画了像,记录上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就将活生生的人当成了他集邮的标本。

这一册集到最后,还要落下“太宗遗风”四个大字。

七娘听得直牙酸,小声骂骂咧咧道:“陛下可真是个学人精,先祖声名显著,便一股脑的什么都学来,只能落得一个四不像,好比东施效颦。”

对那十八学士也是极大的不尊重。

李白三人闻言欲言又止。

七娘眨眼:“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不远处传来一阵笑声,贺知章缓行过来,笑吟吟道:“说的不错,老夫也在那十八学士之列,听闻与太宗麾下相较长短,真恨不得连夜去取了画像焚毁。”

外头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还不到正午酷暑残毒时分。贺知章总喜欢这时间出来晒晒太阳。

老人家缺钙,胳膊腿儿晒着这点阳光便舒服许多。

七娘听了贺知章的话,却吓得连忙解释:“贺阿翁,我不是那个意思。先任张说相公学识如何我也不熟,暂且不论他,但您绝对称得上饱学之士,为人做官更是没得说。”

贺知章但笑不语。

七娘一番言论是针对陛下的,他怎会听不出来。

只是有些话不该敞明了说,以免给她招来祸端。

混迹官场半生的贺监伸手递了一样东西给七娘,岔开话题:“看看这是什么?”

七娘双手接过,掌心是一只封存起来的棉花团,硬邦邦的,像是见过水又晒了许久。

她不解问:“贺阿翁,哪里来的棉花?”

贺知章笑:“岭南节度军助皮逻阁相邀五诏首领,一网打尽,六诏合一在即,这是郭子仪带兵归来特意派人送来的南诏树棉。”

七娘听闻与南诏有关,仔细记下:“树棉?”

贺知章点头:“此树名唤娑罗树,听郭子仪提起,在南诏十分容易见到。”

南诏是最早有文字明确记载种植棉花、生产棉布的地区之一。

汉时,西南边疆著名的贸易城永昌(今保山)便有不少关于棉纺织物的记载。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兰干细布。

而贺知章口中的娑罗树,便是长在南诏的一种灌木型多年生棉花品种,因为株型较为高大,株高四米到五米,也被州县百姓叫做“树棉”。

七娘了解过大唐的棉布现状,看着掌心那一团树棉,念头已动,只面上还做出好奇状:“阿翁提到此物,一定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注意吧?”

贺知章负手而立,与众人商议起来。

而今,大唐的棉布应用已经十分普及,这种以棉花制成的纺织物一般被称作“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