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惊人。 差不多的知识点,有时迟冉要在文三班讲两三遍,反观文实班—— “罗老师,我记得这个点在《XXX》那篇课文中也出现过,当时您是这么讲的……” “知道,记得,懂了。” “罗老师,这篇课文很容易理解,我们完全能自学。” …… 迟冉逐渐起鸡皮疙瘩。 罗晓茹曾说“课堂应该是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表达”,迟冉一直没能有切身体会,可此时此刻,她似乎有些开窍。 某种程度讲,师生关系包括课上互动,最理想的状态是双向奔赴。老师引导,学生配合,相互之间找到差不多的频率,在这个范围内,知识点很容易融会贯通,双方事半功倍。 让知识成为两者间的共同话题,把学生变为知己。 这很考验老师的功底,而迟冉今天可以做到,更多原因在于文实班的学生。 当她每次想表达的内容,率先得到学生的准确反馈时,这是一种“你懂我”的拍案叫绝。迟冉多次错觉,她不是在讲课,而是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鉴赏某篇文章。 绝,太绝了。 遗憾的是,她没能在文三班体会到这种感觉。她个人占一部分原因,文三班学生同样占一部分原因。 尽管迟冉很不愿意承认,文三与文实,就像驽马与千里马。 可惜这群驽马亦没有“功在不舍”的毅力。 这节课上完,迟冉感觉到畅意,痛快,以及失落。 罗晓茹说“你带实验班也许会觉得更轻松”,一语成谶。 迟冉回到办公室,文实班班主任刘老师问她:“罗老师,这节课班上纪律怎么样?” “你们班的纪律特别好。”迟冉实话实话。 课上没人扯一句多余的闲话,也没有睡觉的同学,迟冉甚至连开小差的学生都没看到,他们全都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讲课。 是准高三学生应该有的模样。 “我对他们的要求,是纪律大于一切,上课必须有上课的样子。”刘老师引以为傲。 迟冉心不在焉地点头,难怪没人回应她的闲话。 “罗老师,我给你提个建议,你把文三班学生的纪律协调好,他们的成绩自然就能上去。”刘老师好心道。 迟冉脑中浮现画面:她走进文三班,班里悄无声息,每位同学端坐,没人说闲话,没人笑,他们眼里只有满满对知识的渴望。雷轩发疯般的催促“老师,快点上课!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想到这里,迟冉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带两个班的课,意味着事情变多,时间变紧张,迟冉抛开胡思乱想,抓紧忙手上的事。 她今天值班,晚上十点,她才结束当天所有的工作。 幸好迟冉在学校已经看完罗晓茹上传到网盘的视频,回家再备会儿课就能休息。 校门口的老白煮串竟然还在营业。 街景寂寥,那一盏亮着的灯光,也带有孤独感。此时此刻,迟冉一身疲惫,恍惚觉得自己是另一盏孤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