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
相对于从母亲那里得到喜欢的难度来说,从父亲那里获得喜欢,就真的不算怎么难的了。 毕竟,只要不懒惰,只要够勤劳,够勤奋,就好。 然后,有产出,给到父亲,他满意的结果。然后,做个不计较得失的长女和姐姐,做事情考虑整个家庭和亲人,乐于付出,就合格了,甚至,可以算优秀的了。 只要,有标准,就好。 只要,可以量化,就好。 只要一条一条,对照着,然后做到,做好,就行。 然后,如果再能主动自发地做到更好,做到更多,在父亲那里,就挑不出任何毛病了。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令人满意了。 但母亲的喜欢,不像父亲的喜欢,它与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无关,那似乎那是一种天性。天性是什么,顾陈年不知道。 大概,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 曾经的顾陈年只知道,她想要得到来自母亲的认同和肯定,喜欢和疼爱,太难了。 无论她怎么做,做了多少,顾陈年发现,自己似乎都永远到达不了母亲喜欢的那个点,似乎永远也无法变成母亲喜欢的样子。 后来,希望通过努力去获得母亲的喜欢,让母亲也心疼和爱护自己,这个想法,顾陈年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放弃了。 她不是放弃努力,她还是正常该做什么都做到都做好,但她放弃了去求得一个结果。 母亲的喜欢,似乎从她懂事开始,就与她无关了。 顾陈年记得自己每天放学后,都带着妹妹顾陈月一起整理屋子、打扫院子,洗衣服,把水缸打满水,割草喂羊,烧猪食喂猪,把鸡赶回笼子,带领妹妹弟弟们做完作业。 每天如此,日复一日。 为了父母亲干了一天活儿后,回家后可以少干一些,轻快一些,能够多歇一会儿。 夏天到了,知了猴出来了,顾陈年每天还会带着妹妹弟弟们尽可能抓很多。第二天上学前,她一早就和同伴一起,骑车到永安县城卖了换钱,然后再赶回家吃饭。 春种秋收的时候,顾陈年会帮忙拉板车,拖粮食,帮忙晾晒,帮忙搬运。 三年级后,长大一些的顾陈年,甚至开始学着烧饭。虽然第一顿的米饭,柴火点多了,饭焦了糊了。 但即便如此,即便做得再多,即便心里再体贴父母,行动上也努力付出了,顾陈年的心里其实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得到母亲真心的喜欢和疼爱。 哪怕街坊四邻都竖起大拇指,夸她不仅学习好,还勤劳能干。她在母亲那里,也只能落到一句确实还不懒的评价而已。 即便如此,顾陈年也满足了。 至少,母亲还没有那么厌烦自己。自己对她,对家庭,还是有用的。 只是,曾经的顾陈年不明白,为什么大弟弟顾陈彦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得到母亲的喜欢? 母亲会把他搂在怀里,而他也可以随意拥抱母亲,他们对彼此各种亲昵。而自己,却不敢上前,不敢靠近她,甚至,连母亲的胳膊都没有勇气去挽起。 而她的不敢,母亲也并不在意。大概,母亲也不需要。 后来,顾陈年发现,自己不敢做的,自己的妹妹阿月也不敢。自己没有的,阿月可能更没有。因为,她甚至不敢开口。 母亲给阿彦洗衣服,从来不抱怨,却会对给自己和阿月洗衣服有不少抱怨。 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