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
在清溪,一代又一代的夫妻,不管感情和关系怎么样,他们在生孩子方面的观念,很多时候还是比较相似和一致的。 那就是,一定要生个儿子。 甚至在整个清溪庄、清渠乡、清河镇,家家户户,一定要有个儿子,一定要生个男孩的想法,还是很强烈和坚定的。 一代又一代,根深蒂固地,重男轻女。 乡人们说,农民的家庭,都是需要顶梁柱的。并且,那柱子,越多越好。而那柱子,就是特指男孩。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算是邻里之间打架争田霸地,都会更占优势。 乡人们又说,瓦片轻,砖头重,没有女儿是小缺,没有儿子是大缺。儿女双全,自然就更好喽。 可小缺、大缺,到底缺了什么呢?顾陈年不知道。 真的是有儿有女就更好?这话是真心的吗?不是随便说说的?长大后的顾陈年,觉得乡人们挺心口不一的。 如果,女儿们真的也很好,那为什么很多老人,家中所有的财产,不管底子厚薄,都给了儿子,甚至是不孝子,还责无旁贷地帮他们干活带孩子? 而女儿们,却只有分担甚至全部承担各种费用的份?只有年年节节送上各种繁多厚重节礼的份,只有给父母钱花的份,只有补贴兄弟家庭的份,只有春种秋收农忙时节带着女婿回娘家帮忙的义务和责任呢? 噢,也是了,有儿有女更好,是那些做父母的更好,是那些有姐妹的男孩子们更好。他们或者心里满足了,或者物质满足了,或者双丰收双满足。 只是,苦了那些女儿们,而已。 时间来到了顾陈年这一代人的时候,生育政策有了调整。 每户人家,只给生一个,所谓独生子女。 也许在那些繁华的大城市里,真的是那样执行的。其实,永安县城里那些吃皇粮的,或者有正式工作的,也基本上都严格执行了。 因为,如果不照做的话,除非你准备放弃工作。 清溪庄也曾经有好多年抓得挺紧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怎样抓、怎样罚,怎样围追堵截,还是挡不住乡人们一定要生个儿子的决心和行动。 就顾陈年家来说,在她的下面,有妹妹顾陈月、大弟弟顾陈彦,还有小弟弟顾陈沫。 顾陈月比顾陈年小不到两岁,顾陈彦比顾陈月也只小了一岁多,而老幺顾陈沫,顾陈年听母亲说过,他就是个意外,但既然来了,也就留着了。 总体上来说,姐弟四个,一个接一个,年龄相差都不大,算是挺密的。但这种情况,在清溪,基本上,家家如此。 在乡下,人们不太希望孩子之间年龄相差太大。 带一个也是带,抱一个牵一个也行,再多一个就背上背着,如果又生了小老四老五等等更多,也没关系,到那个时候,最大的那个孩子就可以帮忙或者接手带了。 当然,最好,最大的那个孩子,是个姐姐,不是哥哥。其实,多半也是这样,如果最大的孩子是个哥哥,后面也多半不会再生那么多了。 顾陈年的发小何立群家,除了何立群外,她也有两个弟弟的。 而何立洵家呢,他上面有个抱养的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他们两家的父亲,还曾经是当过干部的。 至于清溪庄上其他人家里的孩子,也基本不是三个就是四个。 最少的,就像顾陈年家的隔壁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