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自从那日的暴雨过后,又陆陆续续接连着下了几场春雨,而汴京城的天气,便在这一场接着一场的春雨中逐渐暖和起来了。 自从沈于归做出这灌汤包子,沈记食肆又对这堪称“镇店之宝”的灌汤包子在售卖时进行数量上的严格限制,没过多长时间,灌汤包子的好名声可是在汴京城中妇孺皆知了。每日早晨还未开张时便有许多食客堵在门口叽叽喳喳地等着,好抢到当日为数不多的灌汤包子,害得沈于归每日早晨只好先偷偷从后门溜出去采买当日所要的食材,当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灌汤包子在如今的汴京城可谓是十分紧俏,这包子虽说贵,却是美味得很。况且汴京城中又独有这一家能做出来这稀罕玩意儿,食客们自然是互相奔走相告,也相当于免费为沈记食肆做了一波宣传了。 虽说并非每一个食客都能吃上限量的灌汤包子,但这食肆中的其他菜肴也是美味得很,今儿吃这个,明儿吃那个,每日不重样,于是沈记食肆的食客也是越来越多,沈于归与阿黎两个人已经要忙不过来了。 无法,沈于归只好去人牙子里挑来两个身强体壮又可怜兮兮的小丫头,分别取了名字,一个叫阿桃,一个叫阿竹,给足了她们饭食。那小丫头原本卖到人牙子里,不是挨打就是挨骂,整日里还吃不饱穿不暖,如今跟了这位新主子,不打不骂还伙食甚好,于是两个丫头皆都几乎是卖命一般地帮着沈于归干活。这样一来,沈于归与阿黎既省心不少,又轻松了不少。 如今食肆里人手足够了,沈于归便慢慢省下了端盘子拿碗的精力与心思,只一心扑在厨房里研究各种吃食。阿黎偶尔在食肆里帮帮忙,偶尔来厨房里打打下手,也是十分充实。 方晏如自那日鬼市子之行之后便很少来了,但是这一次与之前的“不告而别”不同,他还特意托王骞带了话来,说最近朝中公务繁忙,便不大来了,若是沈记食肆处有什么新的吃食,便让王骞特意亲自来一趟取了去。当时王骞来带话时沈于归脸上那傲娇的笑容,用阿黎的原话来说,真是让人看着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日子就这么平淡又充实地过着,很快便到了寒食清明时节。寒食与清明前后相连,宋人又极其重视清明,故而连带着寒食也是不敢松懈。为了纪念先人介子推,寒食节的习俗便是厨房断火三日,所以人们便得赶在过节之前就要准备好过节的食品,汴京城中谓之“炊熟”。 当阿黎从集市上采买菜蔬一路上回来时看见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在门上插好了翠绿的柳条的时候,便知道寒食清明快要到了。杨柳插门的习俗自魏晋时期便已经形成,传至今日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每年寒食清明时节,河畔湖边皆是一副杨柳依依的生机光景。人们认为,杨柳这种绿色植物如同桃花一般,能驱恶避邪,故而家家户户皆会在寒食前折几枝杨柳插于门上,大家称此曰明眼。不止于此,节日前后,不论男女,外出时都要戴上柳条。 阿黎突然又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过寒食节,哥哥定要给自己的小脑瓜子上别上柳条才肯放自己出门去玩,小孩子自然不乐意,记得当时哥哥还哄着自己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自己这才乖乖别上柳条。 如今此时,物是人非,又是一年寒食,自己的哥哥却再也不能苦口婆心地给自己别上柳条了…… “自己从前清明时跟着哥哥去扫爹娘的墓,却不曾想今年还多了一个哥哥的墓了。今年清明,多带些酒水祭品,到时候好好跟哥哥说说话……”阿黎心道。 伤心归伤心,但阿黎还是买了一把柳条,准备同沈于归一起好好过个节——人死不